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严子陵钓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严子陵钓台

分类:【传统文化】

又名双台垂钓,在浙江桐庐县城西15公里的富春山。山高150米,逶迤35公里,屏列江湄。山半有两磐石, 耸立东西,俯瞰大江,各高近70米,有蹬道可上。东为严光钓鱼台,传严光隐居富春山在此垂钓。西为谢翱台,即南宋处士谢翱因文天祥兵败,登西台哭奠,故名。两台各有石亭一座。临江有严子陵祠,建于北宋景钓年间,祠中有历代碑记多种。四周山色青翠秀丽,台下江水清澈见底,素以山光水色佳美著称。

又名双台垂钓,在浙江桐庐县城西15公里的富春山。富春山高150米,逶迤35公里,屏江而立。山半有两磐石,耸立对峙,俯瞰大江,高近100米,有蹬道可上。东为严光钓鱼台,相传为严光隐居富春江时的垂钓处;西为谢翱台,即南宋处士谢翱因文天祥兵败,登台哭奠之处。两台各有石亭一座,东台石亭建于元代,上镌“不事王候”横额。台前石峰耸立,

位于桐庐县七里泷附近的富春江北岸。严子陵,东汉隐士,晚年归隐富春山,相传现在的钓台亦当年严子陵隐居时垂钓处,后人为纪念他,在此修亭榭筑牌坊建祠堂。严先生祠堂原是北宋景钓年间范仲淹守睦州时所建,元末毁于火,明清时几经重建。后因建富春江水电站,原址淹入水中,现存祠堂系依据旧址格局重建。由祠堂拾级而上,沿途有不少摩崖题记,山腰有双清亭,山顶一方巨石临江屹立,其上平整如磐可容纳三、四十人,相传就是严子陵垂钓处,当地又称东钓台。因在东台之西约80米处还有一块巨石峭然屹立,称为西钓台。传说南宋谢翱曾在此哭祭文天祥,故又称谢翱台。东西两台,突兀峥嵘,一江碧水,清澈见底,远近青山,岩山奇峭。历代名人留下不少碑刻,如明代重刻的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等。

位于七里泷峡谷中的富春山,是屹立在江边的两座高约150米的小山峰,山半腰各有一磐石,高约70米,一东一西,相距80米,称“双台垂钓”。其中西峰因南宋诗人谢翱曾在此哭祭过文天祥,故又称“谢翱台”。严子陵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年轻时同学,刘秀登上帝位后曾几次请他出来做官,他为躲避征召,逃到这里隐居垂钓。严子陵不愿“阿谀顺旨”的高风亮节博得后人崇敬,李白、张继、杜牧、罗隐、苏轼、陆游、李清照、范成大、张可久、袁宏道、唐寅等都曾来此凭吊,南宋时已编有凭吊严子陵的诗集《严陵集》行世,后来还编过续集。范仲淹曾修严子陵祠,并撰写《严先生祠堂记》,中有赞语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钓台有不少碑刻和摩崖题记,如北宋的《严先生祠堂碑》,南宋张浚的《过严子陵钓台诗刻》。今建“严陵碑廊”,陈列包括刘秀、宋高宗题名的古代石碑21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