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国民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国民党分类:【传统文化】 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由孙中山创立。其前身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和中华革命党,1919年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之后,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决定再次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国民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宣言,决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历史上第一次合作。之后,便与中国共产党共同领导和推动了北伐战争。1927年4月以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背弃了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建立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南京反革命政权,从此国民党便全面推行了卖国、独裁、内战的反动政策,进行了10年的反共内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共同抗日的主张,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再次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同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迁往台湾。国民党迁台以后,先后共召开了7次党代表大会,其政治意识、组织形态和年龄结构都与在大陆时期有明显的不同。为了加强在台湾的一党专制,1950年7月,国民党发布了中国国民党改造方案,重新整顿内部组织。1952年10月,在该党召开的七大上,宣布改造工作结束,蒋介石成为该党终身总裁,直至1975年蒋介石病逝。其后蒋经国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1988年1月蒋经国病逝,国民党中常会推举李登辉为国民党代主席。7月8日,在国民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李登辉正式当选为国民党主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