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戏曲人物造型艺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国戏曲人物造型艺术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人物分生、旦、净、丑等行当,各行当又分细类(如旦角有青衣、花旦、老旦、刀马旦等),用以表现角色的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的差别。为力求在角色类型中表现性格、气质、心理、情绪的差异,恰当处理人物的造型(由外观表现内质)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这手段主要是面部化妆和服饰佩戴。面部化妆,常用方法有三:面具、涂面(脸谱)和变脸。面具,也叫假面,是一种极度夸张面部形貌的手段。戏曲中鬼神角色戴面具的较多,如《闹天宫》中的雷神,《红梅阁》中救裴生出险时的李慧娘。各地傩戏、傩舞至今仍戴面具表演,可以窥见古代用面具演出的遗风。江西的“三南”曾大量生产木质面具,并以供应宫廷演出之需而知名。面具经演变后大多改为勾脸,演员用各种色彩涂在脸上,有的勾画出线块鲜明的图案,并形成谱式,叫做脸谱。变脸,目的是表现人物在瞬间里的情绪转换,表演时往往能多次急速转换,这是一种特技,类似魔术。服饰佩戴,包括从头到脚的装束和各种饰物,如雉翎、纱帽翅、髯口、甩发、鸾带等,都有妆扮演员、提高表演效果的作用。戏曲人物的衣裙冠履,有身份、年龄乃至贫富等等的规定性。如皇帝黄袍,大官紫袍,新贵红袍,大将甲靠,寒儒青衫,丫头着坎肩,仆夫着短装。戏曲服装,金元多用绘画之服;后改为刺绣,更饰以珠翠,豪华精美。现在则日趋多样、变化。中国戏曲是和歌舞结合的综合艺术,戏装实际是一种舞装,如水袖、飘带,有助于表现女性的轻盈柔媚,婀娜多姿。武士的长靠或短打扎口(扎紧袖口和裤脚口)服装,可分别体现武将的威严感和勇士的轻捷感。生角的髯口,生旦的甩发,都能适应人物性格、处境情绪等的需要,在表演中体现出节奏感、美感、经过概括提炼的生活感。上述这些手段,归根结底是为刻划人物形象、突现人物生命内涵服务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