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戏曲文物旅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戏曲文物旅游分类:【传统文化】 戏曲文物是指存留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有关戏曲的历史文化遗物。包括舞台建筑、绘画雕刻、碑铭题记、传抄或版印的剧本资料及各种墓葬遗物等。这些实物资料,有的已经发现和出土,有的则尚待发现和发掘。考察这些实物资料,对于认识戏曲发展的历史面貌,探索戏曲艺术形态的历史成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唐代上溯至秦汉以及更早的时期,中国出现了“古剧”和歌舞。唐代以前具有人物装扮表演形态文物的发现非常丰富,如汉代南阳、山东的画像石,四川出土的画像砖,汉唐时期的百戏俑,唐代敦煌壁画中的诸般伎乐图像,与戏曲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而与音乐、舞蹈、杂技等艺术关系更大,是中国戏曲形成以前的艺术。戏曲文物研究的重点范畴是戏曲形成繁盛的宋、金、元、明、清和近现代几个时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戏曲实物资料,大致可分为五类:古戏台遗迹、绘画雕塑、古剧本的遗存、演出用具、戏曲作家和艺人的手迹和遗物、碑刻等具有某种纪念意义的实物资料。中国戏曲文物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北京、江西、上海、江苏、安徽、广东、四川、西藏、新疆等地。戏曲文物旅游,为人们增添了一项新的旅游项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