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最早的石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国最早的石窟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最早的石窟寺――克孜尔石窟,建于新疆而不是在中原地区。这是有其原因的。印度佛教之东渐,始于通西域的古代丝绸之路。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随贵霜王朝的骆驼商队首先进入了西域地区。印度贵霜王国的经商者,是从两条路线来到西域的。其一,越过葱岭,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侧东来,沿途经过莎车、于阗(和田)、尼雅(民丰)、且末、鄯善(若羌)和楼兰,再经玉门关进入敦煌。其二,越过葱岭之后,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北侧东渐,主要路经疏勒 (喀什),姑墨 (阿克苏)、龟兹(库车)、焉耆、高昌 (吐鲁番)和伊吾(哈密),最后到达敦煌。由此可见,现新疆地区,是印度佛教文化东渐的必经地区。在那时,贵霜王朝的佛教建筑艺术,也随骆驼商队进入新疆,再转至中原。

据丁明夷、邢军《佛教艺术百问》一书所言,由于印度贵霜王朝佛教建筑艺术之东进,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两条路线上都发现过早期佛教建筑艺术之遗存。1959年,在民丰县发掘了一座公元二世纪的墓葬,在出土的一件棉织品上,印有蜡染的供养菩萨像和残破的佛像。二十世纪初,英人斯坦因曾去敦煌莫高窟,在若羌的磨朗遗址发掘了一座古代佛寺遗址,在这佛寺遗存中出现了塔这一佛教建筑型式,其壁面绘制壁画,主要表现释迦说法、佛陀本生和佛传故事情节。佛像与人像都是睁大着双眼,其服饰与人物表情都具有中亚风格。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寺院遗存中出土有所谓“有翼天人”形象,具有犍陀罗艺术风格之特征,在构思上同希腊宗教文化中的“天使”形象具有一定联系。根据寺址中出土的?卢文题记,可知此佛寺的建造年代,不晚于公元三世纪后期。这正是魏晋之始。

古龟兹的克孜尔千佛洞,开凿于公元三世纪后期。《晋书?四夷传》载:“龟兹国有佛塔、庙千所。”《出三藏记集》说: “拘夷国 (即龟兹) 寺甚多,修饰至丽,王宫雕镂,立佛形象,与寺无异。”这里所述的“塔、庙”与“寺”,就包括石窟寺在内。

中国古代魏晋时期的一些重要石窟,都建造于古代丝绸之路上,如龟兹石窟、凉州石窟、敦煌石窟等。克孜尔石窟处于丝绸古道北侧要冲地带,现有洞窟二百三十六个,其中保存较完整者为七十六个,存有较多的洞窟佛画。其建筑形制以中心塔柱窟为主,壁画题材与主题,常表现小乘佛教的本生理想与佛传故事。在南北朝之后期,克孜尔石窟凿事更盛,致使洞窟数量剧增,规模扩大,渐渐形成三种窟型: 其一,具有佛教造像和壁画的龟兹型窟; 其二,具有壁画的方形窟;其三,仅供居住的僧房。龟兹型窟主室正壁设大型塑像,有47窟残存,测得当时塑佛之像可高16米,左右侧壁亦设佛塑数排,规制恢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