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的茶肆与茶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国的茶肆与茶食

分类:【传统文化】

指与中国民间饮茶文化活动有关联的场所(即茶肆)、习尚、礼仪和茶食等,又具体可分为民间饮茶礼尚、茶肆与茶食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1、民间的饮茶礼尚。在民间,与饮茶有关的文化礼仪甚多,茶趣也不少。淮南一带人家,男婚女嫁,若互换八字、双方家长皆觉满意时,男家要给女方家下定亲的聘礼,在珍币之下,必衬以茶,并以瓶茶分赠给亲友。清代,满汉婚礼之中,用茶叶作币而行聘礼,以示慎重和严肃;也有一些人婚娶时不用茶,但定亲的聘礼却称之为“下茶”,意即此事不可移易、更改。在民间的婚礼中,新娘过门那天,亦有许多与茶有关的礼仪,如湖南衡州一带闹洞房的习俗“合合茶”、“桂花茶”、“安字茶”等。此外,新娘入门要对男方的祖先和长辈行跪拜礼,湖南醴陵一带叫做“拜茶”而广东顺德一带则称为“跪茶”、“跪酒”。四川、湖北、陕南等地,在婚后,女方则要派出未婚少年为新娘“送茶”。2、民间的茶肆(又称茶馆)。市井佃民,不可能像官宦仕家或文人雅士那样有闲,细细品茗,消磨时光。然他们偶有闲暇,则又多聚于茶肆品茶,此习尤以江南地区为盛。民间茗饮时,尚有佐以茶食的习尚。各种茶食,品类繁多。茶肆所售茶食,价廉物美,且小吃为多。茶肆所售之茶,分为红茶、绿茶两大类。茶肆售茶与茶客饮啜的方式甚多,有盛以壶者,有盛以碗者;既有坐而饮者,更有卧而啜者。在江南地区,直至乾隆末叶,江宁(南京)才开始有茶肆,如鸿福园、春和园等,座客常满。清代上海的茶馆,则始于同治初年的丽水台,后有一洞天、江海朝宗等数家,以及青莲阁。除茶馆之外,清代广东有不设座、立而饮的茶肆与茶店,售卖兼有杂货。而在乡村野店,也有酒帜与茶旗并列之处,即有为过路行客提供小憩消渴的地方。这样的茶店,多为出家僧道及善男信女的慈善事业,称为“施茶所”,均不收费。3、民间的茶食。江南地区民间啜茶饮茗时,常有佐以茶肴小食的习尚。而品茶时所佐之茶食,则又有地区的差别。如镇江人啜茶时,必佐以猪蹄,要用盐渍后再食。再如,扬州人品茶时,则有茗饮食干丝的习俗。干丝是用豆腐干为丝,加虾米于其中,调以酱油、麻油,蒸以热水而食。此外,湖南地区长沙人的茶食亦别具风味,有盐姜、豆子、芝麻、莱菔(萝卜)等。同时,饮茶者还有嚼食茶叶入腹的习尚。中国民间的茶趣、茶肆与茶食,是中外旅游者在进行地区旅游、民俗旅游、茶文化旅游时,均应加以体察、感知的内容之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