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常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常侍分类:【传统文化】 宫廷内侍官名。秦置,以宦者任职。西汉沿置,给事殿省,常用作列侯、郎中等官员的加官。自列侯、将军至尚书、郎中,加此号可以出入宫禁,常佐皇帝左右。东汉改为固定职官,掌侍从左右,关通宫内外,顾问应对,名义上属少府。初兼用宦者、士人,安帝以后专任宦者,宦者借此把持朝政。初秩千石,后增为比二千石,无定员。三国曹魏黄初(220―226年)年间,与散骑合并,称散骑常侍,改任士人。西晋省。十六国汉、成汉置为高级宦官;西秦则为执政长官,任用士人。北魏为高级宦官,职权甚重,四品上。北齐沿置,为中侍中省次官,掌出入门轼,四品上。隋唐改称内常侍,属内侍省。金宣徽院所属内侍寄禄官亦有中常侍,正五品。 官名。秦始置。职给事殿省,赞导内事、顾问应对,为皇帝近侍之臣。属少府。西汉沿置,出入宫殿,侍从皇帝,常为列侯至郎中的加官。东汉自和帝邓太后临朝,乃专以宦者为中常侍,以传达诏令和掌理文书,权力极大 东汉末复参用士人。至魏以后中常侍与散骑合并,称散骑常侍,为正规官,不再为宦官专职。北齐于中侍中省置中侍中及中常侍,掌出入门阁。隋改置内侍省,领内侍、内常侍等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