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秋祭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秋祭月分类:【风俗文化】 八月中秋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各地均有:“玩月”、“拜月”、“赏月”之俗,在沙县最突出的是“祭月”。俗传中秋祭月与羿怀念妻子嫦娥有着密切的联系。爱国诗人屈原在《天问》中曾提出:“夜光何德,死则生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我国几千年来流传着的一个美好神话,人们把嫦娥当成月亮神的化身,对她寄于人世间美好的愿望。所以,中秋祭月的主要对象是月神,又称作“太阳星主”或“月姑”、“月宫姑娘”。当八月十五月亮出来的时候,人们朝着月亮跪拜,并设香案,在桌上摆上柿子、青菜、粉丝、月饼、清茶、果品等祭品,待月挂中天,人们便点燃三炷清香,顶礼膜拜,乞求国泰民安,家人健康,子女成材等等。一般都是由妇女、儿童先拜,而后才是男子们拜。祭月毕,全家人便围坐在桌子上,一边吃着祭品,一边赏月(若有家人外出未归,还要给他留下一份)。听老辈人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