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串龙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串龙尾分类:【中国民俗】 民间过二月二,在唐代已有记载,宋代、元代广传。元朝赵孟[XCHAR[R200902018_TM.ba08c9]]的《题耕织图奉懿旨撰》诗云:“散灰沿旧俗,门径绕周遭,所冀岁有成,辛勤在今朝。”明清两代仍行不衰。如今,二月二仍为民间重要节日之一。 辽北一带,二月初一已准备过节,家家主妇,剪秫秸做的箭秆儿若干,长约一二寸,以红丝线串之,每段箭秆儿间夹以彩色圆布或红纸一小块儿,成长短不一的链条,称串龙尾。龙尾顶部缀以铜钱,系环备用。 新宾满族妇女,串龙尾用山房草,亦称苫房草。除其败皮枯叶,亦剪制寸余长骨节,以五彩线串制椭圆形盖帘,以为龙头;又穿彩色圆布片于草节中间,为龙身;再剪彩布条成穗,作龙尾。如此一大一小两条龙制成。其略大者示龙,小者谓蛇,于二月二晨起戴其于孩子衣襟,谓可避邪,打雷下雨不受惊吓。 二月二,辽北的主妇们将前日所做的龙尾头上尾下悬挂屋门、院门和房梁上,以示青龙正待升天腾云。又盘龙尾于柜箱或炕席下,说是能招祥纳福,财物满盈,不遭虫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