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丹萨替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丹萨替寺分类:【传统文化】 亦作“丹萨梯寺”。在西藏桑日雅鲁藏布江北岸。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由喇嘛教帕竹噶举派创始人多吉杰布(1110―1170)主持兴建, 为帕竹噶举派主寺。多吉杰布生前一直自任该寺座主。后多吉杰布弟子止贡巴?仁钦贝继任座主,至止贡巴的弟子、朗氏家族的扎巴迥乃(1175―1255)继任座主时,寺权即被为朗氏家族所篡夺。扎巴迥乃之侄扎巴仁钦任座主时, 自兼帕竹万户长, 在帕竹辖区内实行了政教合一的统治。 帕竹噶举派最早的寺庙,在今西藏自治区桑日县境内。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由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兴建。多吉杰布遂在此寺集徒传法10余年,因其地名帕木竹,发展成为帕竹噶举派,此寺遂成为该派的主寺,多吉杰布本人也被称为帕木竹巴。嘉定元年(1208),出身于当地豪族郎氏家族的僧人扎巴迥乃(grags-pa-vbyung-gnas,1175―1255)作了该寺寺主,从此,寺主一职专由郎氏家族兄弟叔侄世代承袭。元代分封乌思藏各地方势力为万户,帕木竹名列十三万户之一。而万户长一职例由丹萨替寺寺主举荐。至14世纪20年代,扎巴迥乃侄曾孙绛曲坚赞担任帕竹万户长,集家族、宗教、政治权力于一身,并以武力兼并前藏大部分地区,与后藏萨迦派相抗衡,建立帕竹第司政权。元至正十一年(1351),绛曲坚赞另建泽当寺,以讲授显教经论为主,而主寺丹萨替寺则专修密法。后帕木竹巴转为注重显教,丹萨替寺之重要地位逐渐由泽当寺取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