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为时为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为时为事分类:【传统文化】 这是唐代白居易提出的一个著名文学创作主张。他在《与元九书》中说:“自登朝以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手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其《新乐府序》亦云:“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这里白居易从其现实主义文学观出发,强烈意识到文学的社会功能,明确规定了文学创作的目的,主张文学要干预政事,揭露社会现实的矛盾弊端,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起到“美刺”的作用。白居易提出的“为时为事”的文学主张,虽然含有“为君”、“为臣”,维护封建统治的一面,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他针对文学创作中那种专咏风雪花草,脱离现实的不良倾向,强调文学的“美刺”作用,要求文学创作反映和讽谕社会现实,关心人民疾苦,体现了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创作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白居易“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也是对儒家历来倡导的“尚用”文学思想的发展。它既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毛诗序》的“风上化下”说等是一脉相承,同时又概括了唐代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的经验,把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其后,宋代王安石提出的“有补于世”及苏轼提出的“有为而作”等著名文学主张,则显然继承了白居易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思想,与“为时为事”而作的主张是一致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