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主公制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主公制度分类:【文化精萃】 1965年印尼总统苏哈托掌权后产生的一种概念,指印尼官员与华裔商人合作的经济活动。“主公”来自我国闽南方言,原义为“主人”,借进印尼语后,具有“老板”或“主谋”之意,现又进一步扩义为“后台老板”,专指华裔巨贾。一般学者认为,它是印尼历史发展及经济结构的产物,基础是印尼当局的政策。华人在印尼历来没有稳固的地位,经商缺乏政治保障。一些华商有资无权,而印尼官员一般有权缺资,便产生了两者合作的现实可能。其历史背景为,在独立斗争中,许多华商为印尼民族主义者服务,当年抗荷的印尼人不少已成为军政要人。历史的结识和友谊成了现时合作的稳固基础。华商在印尼要员的保护下经营得到发展,印尼要员同样分享其利,不少人成为巨富。这种情况引起了印尼下层人的不满,把华人看作是印尼人的靠山或“后台老板”。此种关系被印尼学术界概括为“主公制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