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乌生分类:【传统文化】 汉代相和歌曲。此曲始载于《宋书?乐志》,据《宋书》作者梁沈约介绍:“凡乐章古词,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白头吟》之属是也。”可知此曲为“汉世街陌谣讴”一类民间歌曲,今细品其辞亦较少文人藻饰痕迹,因而较完整地保留着汉代乐府民歌的原貌。此曲是一首构思颇为奇特的禽言体歌曲,它通过乌鸦自叙其从山林飞入城市宅院后惨遭射杀的经历,表达了“乌死魂魄飞扬上天”的哀伤,并以宫苑白鹿、摩天黄鹄、深渊鲤鱼亦难脱逃无常命运作比,抒发了“人民生各各有寿命,死生何须复道前后”的感慨,从而巧妙透露出对世路险恶、民生多舛的悲哀,较好地体现出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创作特色。在现存古代乐歌中,最早的禽言体诗歌是《诗经》里的《豳风?鸱?》,它借用鸟儿自述,诉说了遭受鸱?侵害的种种痛苦,曲折地表达了百姓身临灾祸的深重嗟叹。到了汉代,禽言体歌诗非常盛行,如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雉子班》、《艳歌何尝行》、《稳蝶行》、《乌生》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乌生》一曲的曲调极有特色,它能够巧妙模仿乌鹊的叫声,在曲调过渡中不时嵌入“?我”、“?我”的声音,既与所选入的禽言体裁相合,又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因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颇有启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