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提拉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提拉克1856—1920Tilake, Bal Gangadhar Tilak

印度民族民主主义者, 国大党激进派领袖。出身于马拉特族婆罗门种姓家庭。早年创建了旨在培养爱国主义者的学校“新英格兰学校”,并创办《雄师周报》和《马拉特人报》, 揭露殖民者的残暴和专横, 宣传民族主义的思想。1885年12月国大党成立之后,积极参与活动, 逐渐成为激进派的领袖, 反对温和派的改良主义,主张采取一切手段,依靠人民来推翻英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的完全独立。1905年殖民当局公布分割孟加拉的法案, 企图以 “分而治之” 的办法来瓦解民族运动, 提拉克领导激进派号召抗议。抗议活动后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提倡国货和抵制英货、司瓦德希 (自产) 运动。翌年, 在以提拉克为首的激进派的坚持之下, 国大党年会通过了司瓦德希、司瓦拉吉 (自治)、抵制英货、民族教育四大纲领。1907年, 提拉克领导激进派退出国大党,组织了“民族主义党”。次年,被殖民当局以“阴谋推翻女王政府”为名逮捕并判处6年徒刑。此事激起了印度社会各阶层的强烈抗议, 孟买10万多工人进行了长达六天的政治总罢工。刑满释放后提拉克向英王递交了 《忏悔书》, 表示以后仅进行“行政制度的改革, 而决非推翻政府”, 观点开始趋向于温和派, 建立了新组织 “自治同盟”。在1916年国大党年会上, 重新实现和温和派的联合, 并和真纳签订了《勒克瑙条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协商制订的印度改革纲领)。在社会经济方面观点保守,坚持印度教传统,维护种姓制度和落后风俗,回避土地问题。甘地称他为“现代印度的缔造者”,尼赫鲁称他为“印度革命之父”。著有《薄伽芃歌中的奥秘》、《奥里安神》等。

提拉克1856—1920Bal Gangadhar Tilak

印度资产阶级民族运动领导人,国大党激进派领袖。主张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印度民族独立。但维护种姓制度,回避农民的土地要求。1908年被殖民当局判处6年监禁,引起孟买工人总罢工。晚年趋向温和派,接受印度自治主张。

提拉克1856—1920Bal Gangadhar Tilak

印度民族主义运动激进派领袖之一,出生于马哈拉斯特拉的罗特纳吉里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属婆罗门种姓。毕业于浦那德干学院法学专业,后从事教育、新闻和社会改革工作,主要著作有《吠陀中的北极发祥地》(The ArcticHome in vedas, 1903)、《薄伽梵歌秘奥导引》(Srimad Bhagavagita Rahasyaor Karma—Yo-ga sastva, 1910)。他认为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有自己相应的地位;无私地为了普遍的善益,用“梵我如一”的灼见,毕生热忱地尽人们在世界上不同的义务,人们就永久崇拜了神或最高我(Paramatman)。这神永恒充溢在一切所造物的形体之中,充塞在宇宙之间,在亲证神或最高我中人们就有现世和来世的幸福。他说:“如果人寻求与神的结合,他就必须也寻求与他周围世界的结合,并为世界而工作……为世界服务,同样也就是为神的意志服务,这乃是最可靠的解脱道路。只有留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是抛弃世界,才能达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认为劳动人民是社会的“中坚”和历史的“缔造者”,并将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提拉克1856—1920

印度国大党激进派领导人。生于马哈拉斯特拉邦一小地主家庭。大学毕业后,拒绝在殖民政府中任职,自己从事教育、新闻事业。1881年创办《马拉塔》周报(英文版) 和《雄师》周报(马拉特文版),谴责英国殖民统治,宣传民族主义。曾两次被英国殖民者判刑入狱。90年代末,主张用暴力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独立,并在工人、农民中进行革命活动。1907年,公开与国大党温和派分裂,另立民族主义者党。1908年7月,又被判处6年徒刑。出狱后,思想转趋保守,创立印度自治联盟,还支持英国对德作战。1916年,重新与国大党温和派联合。著有《吠陀中的北极故乡》、《薄伽梵歌的秘密》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