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九疑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九疑山

分类:【传统文化】

疑一作嶷。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山有九峰,“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曰九疑山”(《水经注?湘水》)。相传虞舜葬此,《史记?五帝纪》:“(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汉书?高帝纪》文颖注:“九疑山半在苍梧,半在零陵。”历代祭祀,如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冬即“望祀虞舜于九嶷”。今有舜庙遗址,庙前为娥皇、女英二峰,庙后为舜源峰(亦名华盖),最高。玉?岩上有九疑山铭碑刻,东汉蔡邕原作,宋淳钓六年(1246)李挺祖书,取法汉隶,结构有体,在宋人中已不可多得。

一作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湖南宁远县南。古有“(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的记载,因而闻名远近。九疑山风光绮丽,9座山峰簇如春笋。登上最高的舜源峰,环顾四周,八峰如众星拱月,其中娥皇、女英两峰格外端庄秀丽。自古有“天下万山朝九疑”之说。舜源峰下有舜帝庙、二妃阁、舜帝墓等古建筑群,“舜帝有虞氏之陵”的石碑保存完好。满山遍野生长着象征舜帝与娥皇、女英真挚爱情的斑竹。毛主席有“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白重衣”的诗句,是根据九疑山传说展开想象的。

一作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位于县城南30公里。《史记?五帝本纪》:“(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水经注》:“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担,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山。”九峰的中心为舜源峰,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城、石楼、朱明、潇韶八峰簇拥周围。主要景点有舜庙、紫霞岩、玉?岩、三分石。紫霞岩在舜源峰左侧1里,又名紫霞洞,岩石呈紫红色,远望如霞。岩分外、内两层:外岩有数丈高的紫色岩顶;内岩为石钟乳洞,洞内有唐人元结书刻“无为洞”三篆字。宋代寇准曾至此,明代徐霞客曾在洞中住三天三夜。三分石位于紫霞岩南面,北距宁远县城50公里。明邓云霄《游九疑山记》:“三分石,盖两粤及楚三分云。”又名三峰石,山上三峰并峙,相距各2.5公里,为九疑山最高峰,海拔1959米。《九疑山志》:“三峰并峙,如玉笋,如珊瑚。其间有冢,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认,或疑为舜冢。”三峰石上,清泉垂崖,如白练悬空,其中一派,为潇水之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