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习俗中的某些南洋华侨影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习俗中的某些南洋华侨影响

分类:【地域文化】

方言上,增加了一些外来词汇,特别是源于南洋,由华侨作为中介流入者,为数不少。潮州方言从马来语中借词而流传下来的如“吗担”(逮捕,借自马来语matamata,原意为警察);“亚铅”,铁丝,借自马来语ayaw;“五脚砌”,指骑楼下的人行道,马来语kaki―lima,新加坡潮州话亦有此意,称gokaki;“舒甲”,合意、喜欢,马来语suka,喜欢之意;“罗的”,一种儿童小圆粒饼干,马来语饼干称roti;“咕哩”(龟里),苦力、伙计、店员,马来语店员叫kuli,也有称为英语之coolie(苦力)。

本地方言则有些反映华侨生活、与出国“过番”相关的潮谚、潮谣,其中,尤为形象生动反映初始出国谋生之无可奈何、谋生之不易,如“无可奈何挨甜稞”、“食到无,打起背包过暹罗”等。

清人林大川在《韩江记》卷八《搭?歌》中记“咸丰戊午正二月间,有洋舶数十,买良民过洋者,名‘过咕哩’。”“咕哩”,马来语“店员”之称。

在风俗习惯,华侨带来了南洋的一些影响,如衣着方面的穿胶鞋、西装,在30年代尤为明显。庄重场合穿西装的打扮在某些阶层流行,也与华侨的提倡有关。饮食方面也带进来一些不同做法。如饮食中的沙茶、辣椒用于烹饪中,则是明例。30年代资料列举了一些影响:“近年来有些华侨社区的食品,渐呈显著的变迁。菜蔬里面喜欢用辣椒,分明是南洋的习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家,不但用餐时饮咖啡,即在平时时间,亦以咖啡款客,用以代茶;在汕头有许多回国的华侨往往于用餐时带食水果,而普通人家,很少在用餐的时候,拿水果当作食品的。”这些在现在看似平常的习惯,在30年代时却是华侨带来的显著变化。住方面也引进了西方近现代建筑风格,在乡村中盖“洋楼”,潮汕乡村中,因受“风水”观念影响,不敢多开门窗,而洋楼却没此顾忌。潮汕侨眷的生活方式略有改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