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乱针绣的创始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乱针绣的创始人分类:【传统文化】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据记载,最早的刺绣在中国至少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而乱针绣问世只有50多年的时间。首创乱针绣这一新的刺绣技法的是杨守玉。 杨守玉,原名韫,字瘦玉,江苏武进人,生于1896年。她自幼就读于史聘三,打下了良好的文学修养基础。20岁那年,她在常州师范图工班毕业后,受当时图工班主任、兼任丹阳正则女子中学校长的吕凤子教授之聘,到丹阳正则女子中学任绘绣课教师。她为人谦和、鄙薄名利,平时落落寡合,但在艺术天地里则涉猎十分广泛,能画善绣,能诗工章,兼能篆刻书法,有“才女”之称。她在赏析以往的一些绣法后,决心变革创新。由于她既娴熟西洋画的笔触色彩,又擅长传统刺绣的针法技巧,熔画理、绣理于一炉,故能越传统针法之规,把素描、油画的笔触和色彩运用到刺绣作品上来。经过长期摸索,她一改“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传统刺绣方法,运用长短交叉的线条、分层加色的方法,绣制了《老头像》、《小孩像》等作品,使绣面效果面目一新,在当时轰动全校。为此,吕凤子教授推崇备至,当即起名为“杨绣”,但杨守玉一再推辞,遂名为“乱针绣”,又叫“正则绣”、“针画”、“锦文绣”。她绣的《罗斯福像》、《美女与骷髅》等作品都曾在当时的全国工艺美展中展出,并获得奖金。《罗斯福像》现收藏在美国美术馆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