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京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京赋

分类:【传统文化】

东汉赋。张衡作。据《后汉书?张衡传》:“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文选》把这篇赋分为《西京赋》和《东京赋》,实际是一篇赋,假托凭虚公子和安处先生的对话展开叙述和描写,内容上相互承接,结构上前后呼应,表达一个统一的主题。《西京赋》首先借凭虚公子之口以种种譬喻论证地理环境对政教和风俗的影响;“高祖都西而泰,光武处东而约,政之兴衰,恒由此作”,引起下文对西京之事的陈说。西京长安地势险要,“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右有陇坻之隘”,“于前则终南太一”,“于后则高陵平原”,沃野广阔,“实惟地之奥区神皋”。高祖定都长安,“天启其心,人?之谋”,他虽然思念洛阳,怀归故乡:“岂伊不虔思于天衢,岂伊不怀归于粉榆”,但“天命不滔”,不敢改变决定。长安的宫殿建筑“览秦制,跨周法”,极其巍峨壮丽。后宫的装饰华丽炫目,虽然规模不广,但其“侈靡逾乎至尊”。后宫的妃嫔众多,皇帝“恣意所幸,下辇成燕。穷年忘归,犹弗能遍”。虽然宫殿非常豪华壮丽,但皇帝仍不满足,“惧尊卑之不殊”,“思比象于紫微,恨阿房之不可庐”。长安是一座繁华的都市,“方轨十二,街衢相经”,宅第宏伟。商业繁荣,“廓开九市”,本商贩“鬻良杂苦,蚩眩边鄙”,即以次充好,蒙骗边远地区的购物者,作者借凭虚公子之口讽刺他们“何必昏于劳作,邪赢优而足恃”。游侠之士,“结党连群”,“其从如云”。辩论之士“街谈巷议”,臧否人物,“所好生毛羽,所恶成创?”。京城郊区,“商旅联联?”,五都的财货,在这里买卖聚散。上林苑“缭垣绵联,四百余里”,苑内山长水阔,“众鸟翩翻”,群兽奔走,草木繁茂。“孟冬作阴”之时,天子出猎,“振天维,衍地络,荡川渎,簸林薄。鸟毕骇,兽咸作”。田猎结束,犒勤赏功之后,天子起驾游观,为水上之嬉:“齐?女,纵?歌。发引和,校鸣葭。”又观赏广场百戏:“临迥望之广场,程角予之妙戏。”各种杂要、乐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天子游乐犹未兴尽,竟然“阴戒期门,微行要屈”,狎妓淫乐:“历掖庭,适欢馆。捐衰色,从?婉。”最后凭虚公子回应开头,再次指出长安地形险固,高祖创业,“暂劳永逸,无为而治”,遗憾当今天子“不能以靡丽为国华,独俭啬以龌龊,忘《蟋蟀》之谓何”,为《东京赋》作铺垫。《东京赋》开篇承接《西京赋》,安处先生批评凭虚公子“不能节之以礼”,“陋今而荣古”,妄称西京之奢华,不辨是非。然后追溯历史: 周代末年,“不能厥政,政用多僻”;秦代统治者奢侈暴虐,重赋严刑,视民于草芥,“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于大汉,欣戴高祖”;高祖建立汉家天下,文帝“治致升平之德”,武帝“大启土宇”,宣帝“抚和戎狄”,歌颂西汉帝王的功德业绩,指责凭虚公子“蔽善而扬恶”,“以肆奢为贤”,提出“天子有道,守在海外;守位以仁,不持隘害”这一贯穿全文的基本观点。文章接着写周成王营建洛邑,而“汉初弗之宅,故宗绪中圮”,王莽篡权,光武中兴,复又“都兹洛宫,到汉明帝时,“六合殷昌”,于是增修宫殿,“奢未及侈,俭而不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孟春元日,藩国朝见天子,“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将将焉,信天下之壮观”。郊祀极其隆重:“肃肃之仪尽,穆穆之礼殚”。春天三月天气温暖的时候,天子与诸侯合射于辟雍,仲冬之时,则在上林苑田猎,“不穷乐以训俭,不殚物以昭仁。”年终时举行驱鬼的仪式:“卒岁大傩,殴除群厉”,使得“京室密清,罔有不韪”。天子巡狩天下,“劝稼穑”,“致恭祀”,“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文章结尾处的大段议论歌颂东汉的德政,赞美东汉的改都易京是“改奢即俭”,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比喻劝诫君主应当“遵节俭,尚素朴”,修明政事,施惠于民。最后以凭虚公子“醉于大道,饱于文义,劝德畏戒,喜惧交争”,彻底认识自己的错误,“乃知大汉之德馨,咸在于此”收束全文,使得文章的主旨更为明显。《二京赋》是赋史上的名篇,创两汉大赋的极轨。它虽然在内容、结构甚至某些表现手法上与《两都赋》有相似之处,但它并不是《两都赋》的简单摹仿,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独创之处。首先,它扩大了大赋的题材,它不仅描写了大赋传统的宫室游观等内容,还写了土豪恶霸、巨商大贾的发迹,小贩的奸诈蒙骗,游侠之徒的凶残,辩士的鼓舌如簧,广场百戏的精彩表演和年终驱鬼的风俗等等,触及到了下层社会的生活,使汉大赋由庙堂走向了市井,由贵族走向了平民,这在赋史上是一个新的开拓。它对统治者荒淫奢侈的揭露,也是汉大赋中最为充分,最为尖锐的。文中对宫室建筑的奢华、天子游猎的恣意作了进一步的铺陈描写,不仅如此,它对过去的赋中所讳言或只稍稍涉及了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揭发和批判,如:天子微服淫乐;后宫盛衰无常,皇帝唯色是取;武帝好仙,千方百计希图长生不死等。其次,这篇赋对事物的描写细致、生动、形象,继承了汉大赋善于体貌状物的优点,并把它推向极致。即以本文与《两都赋》对照,描写同样的事物,同样的场景,本文的文字加多,内容更充实,也更为逼真,更有波澜,更有意境,因此艺术魅力也更强。最后,这篇赋有大量的议论,它们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深化了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讽谕效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