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

分类:【中国民俗】

二人转产生于民间,其演出形式更是植根于民间。早期的二人转演员都不是专业演员,都是业余演员,农忙时干农活,到农闲时才下场演出。从这种意义来讲,二人转是农民的艺术,它是深深植根于农村的土壤中的。

早期的二人转演出时没有戏楼,没有戏台,在农闲时,赶“屯场”、“撂地场”,选一个大一点的屋子便可以演出,本屯的、甚至十里外村的农民都会赶来观看,人们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屋里屋外。演出者毫不保留地拿出看家本领,台风严肃认真,唱腔优美动听,表演动作出神入化,观众看得如醉如痴,真是观众造就了演员,演员也培养了观众。劳苦民众喜欢看二人转,也从心眼儿里尊重爱护二人转演员,二人转演员也真诚地和劳苦民众心连着心。

据老艺人回忆,有一次到一村屯演屯场,房主人为了给演员凑钱,特意去城里卖粮,而演员们看到这家穷得被子破烂不堪,几个孩子挤在一床棉被中,他们禁不住流下了热泪,于是用他们演出所得的微薄收入,为这家房主人买来了棉花和布匹,做了床新被相送。由此可见二人转演员和穷苦民众的深情厚谊。

二人转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员由业余逐渐走向了专业,逐渐出现了贡献卓著的名演员。例如黑龙江的著名二人转艺人傅全明,他原籍是承德,1868年生,后来在黑龙江省兰西收张万贵、宋喜和、张景海、崔盛全为徒。他在演出中好用扇子,三场舞特别出色,身段圆活,举手投足,恰到好处,演唱音声纯正,刚劲气足。他最擅长唱《冯奎卖妻》、《燕青卖线》、《小王打鸟》等曲目。后期黑龙江名艺人还有郭文宝、吴尊爵、刘文生、号为“压江东”的杜国珍、齐兰亭、陆宽文、张万贵、史连元、徐生、宋可山等。

由于有了专业演员,二人转的演出形式也就由只是农闲时演出走向了常年演出。农闲时演出多在农村,而平时的演出便流连于山林店栈,正如俗语所说的“农闲时奔粮多的地方,农忙时奔钱多的地方”。过去黑龙江的呼兰、双城、绥化、宁古塔等地都是产粮区,经济、文化也较发达,二人转便扎根在这里,农闲时在这里演出,农忙时便四处流浪演出,多到山林店栈。山林店栈是指林场、矿坑、车店、粮栈、棒槌营、大烟市以及庙会集市等地。

例如“唱金场”,就是到金矿去演。下矿淘金的多是农民,他们对二人转艺术有特殊的审美趣味,喜欢听好汉哥们的段子,如《水浒》故事,也爱听唱粉唱。在这里演唱不能上好装、戴好花,因金矿灰尘大,人身上都黄澄澄的。矿工说:“我们都是雀,可你们在林子里飞,我们在笼子里囚,下坑如下地狱,尘土蒙脸,真成鬼了。”到这里来演唱,矿工豪爽,有时给二人转艺人金沙。

演出形式多种多样,有的 “唱木邦”、“唱棒槌营子”、“唱大烟市”、“唱网房了”、“唱船口”、“唱大车店”、“唱粮栈”、“唱局市”、“唱营房”、“唱马场”等等,由此可见,二人转从产生到发展,从农村到山林,从穷乡到闹市,到处都留下了二人转艺人艰苦跋涉的脚印,后来才由地场走进了戏楼和舞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