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千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二千石分类:【传统文化】 汉代官俸等级之一。石,容量单位,斛的别称,十斗为一石(今读dàn担)。汉代以石数为官吏品级之名,表示年俸谷粟之数。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的俸禄等级均为二千石。分为十三等:中(zhòng众)二千石,每月一百八十斛谷,“中”之义为满;二千石,每月一百二十斛谷;比二千石,义为接近二千石,每月一百斛谷。《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汉制,……其称中二千石者,月各百八十斛;二千石者百二十斛;比二千石者百斛。”《汉书?宣帝纪》:“夏四月,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颜师古注:“汉制,秩二千石者一岁得一千四百四十石,实不满二千石也;其云中二千石者,一岁得二千一百六十石,举成数言之,故云中二千石。中者,满也。”东汉二千石称真二千石。后因称郎将、郡守和知府为二千石。 汉代郡国守相的别称。汉朝官秩以俸禄粟的数量来区分品级之差。郡太守和诸王府相皆秩二千石,遂以为称,后又专以二千石代郡太守。《汉书?循吏传序》载,宣帝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小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颜师古注云:“‘二千石’,谓郡守、诸侯相。”二千石是汉之官阶的第三等,月俸120斛,年实得禄俸粟为750石。顾炎武在《汉禄言石》中云:“古时制禄之数,皆用斗斛,……汉承秦制,始以石名,故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所谓二千石以至百石者,但以为品级之差而已。”汉代官秩虽以石区分,却与官员实际所得年俸数额无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