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云南凉山彝族奇特的拉马陪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云南凉山彝族奇特的拉马陪葬

分类:【风俗文化】

我国的奴隶社会,曾一度兴盛过以人殉葬的恶俗,在以后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时有以活人陪葬的情况出现。解放前的凉山彝族仍处在奴隶制社会形态,等级观念非常森严,人们按照血缘关系,经济条件和人身权利等条件分为黑彝、曲诺、阿加和呷西四个等级。黑彝是世袭贵族,地位最高,不同程度地占有其他各等级的人身权利。其次是曲诺,他们对自己的子女拥有婚权和亲权,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和独立的经济,有的曲诺还拥有一定数量的奴隶,但他们的人身仍隶属黑彝,属于奴隶社会的隶属民。阿加是经主子婚配成家,住在主子的辖区内,为主子承担田间劳动的分居奴隶。呷西的等级最低,是居住在主子家内的单身奴隶。从前的彝族深信灵魂不灭,他们认为人有三个灵魂,其中一个要到阴间去。奴隶主死了,幻想在阴间也能役使奴隶,仍能过寄生的生活,就让奴隶为其殉葬,把奴隶拉去和死了的奴隶主一起火葬。后来凉山彝族的殉葬习俗有了改变,出现了奇特的拉马殉葬习俗。这一习俗即,当奴隶主死了,就指定一个奴隶,穿戴上死者的装束,在为奴隶主送葬时,让他牵着死去的奴隶主生前骑的马,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作为前导,一直走到焚尸的火化场。其意是这个牵马的奴隶的灵魂已随死去的奴隶主到阴间去了,已成为阴间的奴隶了。把死去的奴隶主火化之后,这个奴隶仍要到奴隶主家服劳役,以后奴隶主家再死了人,还由这个奴隶来拉马陪葬,被指定为拉马陪葬的奴隶不能更改,父亡子承,世代沿袭。拉马陪葬的奴隶虽然不和死去的奴隶主一起火化,但其心理却遭到极大的摧残,每次拉马陪葬后,他总是忧心忡忡,心绪不宁,总担心灵魂真的被死去的奴隶主给带走。为了摆脱这种恐怖,拉马陪葬的后人们都要杀猪宰羊,祈求死去的奴隶主不要把拉马陪葬的奴隶调到阴间去当娃子。拉马陪葬习俗,实际上是以人殉葬的一种衍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