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浊恶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五浊恶世分类:【地域文化】 佛教人生观中的一种悲观厌世态度。简称“浊世”、“五浊”。梵文的意译,亦译“五滓”,意为“五种浑浊不净”。据《杂阿含经》卷32载,“五浊”分“命浊、烦恼、劫浊、众生浊、见浊”,众生因之而使“善法退减”。另据《菩萨地持经》卷7等载,认为这“五浊”的主要内容是;①命浊,指众生因作恶业,寿命极短;②烦恼浊,指众生具有贪、策、痴等烦恼;③劫浊,指整个人世间灾难不断,或有饥馑,或有疾疫,或有战争; ④众生浊,指众生不信善恶报应,不持禁戒,而受众苦; ⑤见浊,指众生持邪恶或错误的见解,致使佛教正法日益衰替。它也是佛教引导人们关于社会人生的一种片面的价值判断,对笃信藏传佛教的僧徒有较大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