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色线与长命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五色线与长命锁分类:【风俗文化】 辽西民间每到五月初一,父母都为自己的孩子结五色线,晚上挂到院内。第二天凌晨乘孩子起床还没说一句话,便把这沾满露水的五色线系在孩子的双臂上,一直要戴到五月初五端午节才能扔掉。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免灾,使孩子平平安安,健康成长。这五色线最早就被称做长命缕、长命索或百索。 百索系朱索演变而来,有书为证。《古今事物考》载:“百索,(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采丝系臂避鬼。’及东汉,以朱索桃印文施门户,今百索即朱索之遗事也。盖始于汉,本以饰门户,而今人以约臂,相承之误也。”到了明代,百索从臂上移到脖子上,而且也不仅仅只是在端午节才戴。《留青日札》上说:“小儿周岁,项带五色采丝绳,名曰百索。”百索以红、黄、蓝、白、黑色丝线编织而成,五色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可避五方之鬼,具有神奇力量。由驱邪避瘟的迷信说法进一步引伸,就成了能“锁”住生命。这在婴幼儿死亡率极高的旧社会,百索无疑与护身符一样,成了婴幼儿,甚至青少年最普遍的颈饰。它的形式,也从简单的五色线,到结珠,到加坠饰物,越来越复杂。以丝带或锁链连接坠饰物的百索,于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长命锁”,因为坠饰物常常就制成“锁”形,也有制成如意形的。中间多镌有“长命百岁”、“吉祥富贵”等吉语。后来还有把坠饰物塑成“麒麟送子”、“鱼跃龙门”等浮雕形的,也寓意着人们的一种追求,带有浓厚的封建意识。 除金属制作的长命锁以外,还有藤或竹做的长命锁,这在南方常见。如在一个圆形的竹箩内,中心饰以代表着天地乾坤的“太极”,四周围挂着算盘、书、砚台、剪刀等,寄托着父一辈对孩子的各种期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