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京兆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京兆尹分类:【传统文化】 ①汉地方行政区名。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内史为左、右内史,与主爵都尉同治长安城并辖京畿,合称“三辅”。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左、右内史、主爵都尉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共12县。三国时魏改称京兆郡。②官名。汉置三辅后,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将右内史改称京兆尹,其长官亦称京兆尹,秩禄与九卿同,得参与朝政,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东汉迁都洛阳,改称“河南尹”。三国时魏改称太守。西魏、周、隋复称尹。唐开元初年改雍州为京兆府,长官为雍州牧,往往以亲王领之,属官为京兆尹,从三品。辛亥革命后,沿清制,将首都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划为特别行政区,称顺天府,直属中央。长官称顺天府尹,由内务总长经国务总理呈请大总统任命。1914年10月,顺天府改称京兆,设京兆尹,职掌同各省省长相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