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仡佬族饮食习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仡佬族饮食习俗分类:【中国民俗】 仡佬族在清代以前,进餐不用桌凳,蹲地就食。水西地区仡佬族食不用筷,以长柄木勺(俗称“马匙”)舀菜盛饭吃。在堂屋就餐,就座方位一般是老人及宾客坐上位(面向大门),其他同辈坐下位(背向堂屋),小辈坐两侧。除媳妇外,男女均可同桌用餐。道真、正安仡佬族在年节、婚丧举办筵席时,分段依序摆席,先摆茶席,每人清茶(或汤圆、甜酒等)一碗,桌上摆出食糖、饼干、葵花子、花生、板栗、核桃、包谷花、炒黄豆等食物以佐茶。继而撤去茶,摆上香肠、卤肉、盐蛋、咸菜等盘及各种凉拌菜和酒一壶,以次序菜佐酒,称“酒席”。最后撤去酒席摆正席,有酥肉、粉丝、豆腐等各种素荤菜和扣肉两碗,以佐饭食。摆一道席称为“一台”,每道席吃了撤去称“么台”,一次筵席共吃三道席,俗称此席式为“三么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