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以服饰功能表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以服饰功能表意

分类:【风俗文化】

包脚布当孝帽――一步登天: 包脚布是旧时妇女裹脚用的白色布条。孝帽是旧时长辈去世后晚辈守孝时戴的白布做成的帽子。包脚布与孝帽共同之处,都是由白布做成。白布条从脚上一下子戴到了头顶,在人身上,迅速由低升到高。转喻人骤然得志或发迹,地位或生活水平提高。

擦胭粉进棺材――死要面子:胭粉指胭脂和脂粉,都是化妆用品。脂粉使皮肤白净细腻,胭脂令面色红润健康。搽上后美化容貌,使得面色更加好看。“面子”指人的脸面。进棺材的死人还要涂脂抹粉,妆饰自己的脸面,比喻人不能按照实际情况处理问题,格外注重面子。

裁缝师傅戴戒指――顶真(针):顶针是裁缝做针线活时戴在手指上的金属环,环上有许多小窝槽,用来顶住针鼻,既加强了走针的力度,又不刺伤手指。其外形与戒指非常相似,裁缝师傅戴上戒指也好像是顶针一样。“针”和“真”同音相谐,转喻人做事非常认真。

穿钉鞋拄拐――把稳加小心:钉鞋是鞋底钉有钉子,鞋帮涂有蜡烛油的防滑雨鞋。本指穿上钉鞋走路时脚步已经很稳当,又另外加小心地拄上拐杖。形容做事扎实、稳妥,还时刻小心谨慎。

穿冰鞋上沙滩――你别想溜:冰鞋是溜冰时专用的鞋子,适合于坚硬平滑的冰面。沙子的性质与冰面截然相反,柔软细腻,冰鞋无法在此发挥它的作用,不能在沙滩上顺畅滑行。转喻被人抓住把柄无法逃脱,有戏谑的意味。

大姑娘裁尿布――闲时做下忙时用: 未出嫁的大姑娘,裁剪婴儿用的尿布,预备将来结婚生子后使用。指事先做好准备,以应以后急需。

大姑娘缝娃娃衣――总有用着的时候: 未出嫁的大姑娘做婴儿的衣服,转喻事先做好准备,将来总有需要的时候。

戴着面具亲嘴――没一点人情味:面具虽然外观像人的面孔,但实质上是冰冷的没有感情的物品。在表达爱意的时候戴上面具,转喻人说话办事不讲情面,缺乏感情。

戴着面具上街――没脸见人:在人很多的大街上,用面具遮挡住自己真实的面孔,而使人看不到自己的脸。比喻人因愧疚而没有脸面,羞于见人。

戴着口罩亲嘴――隔了一层: 口罩罩在嘴和鼻子上,隔着一层口罩无法亲到嘴。比喻事情中间有所阻隔,不能直接了解情况。

戴着斗笠打伞―一多此一举: 斗笠是用草葛、棕皮编成的宽沿帽子,中间部分尖顶隆起,用来遮阳、御雨,同伞有相同的实用功能,并且比伞更方便劳作。戴着斗笠打伞,比喻做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

戴棉帽穿凉鞋――顾头不顾脚:棉帽御寒保暖,凉鞋凉爽透气。只顾头上暖和而不管脚下的寒冷。比喻顾此失彼,或重视一头,轻视另一头。

冬天不戴帽子――动动 (冻冻)脑筋: 冬天天气寒冷,不戴帽子冻得慌。“冻”和“动”同音相谐,指做事情应多动脑筋多思考。

喝酒穿皮袄――里外发烧: 喝酒后身体发热,此时在身上加上皮袄会更加燥热。“发烧”双关,本指身体燥热的生理反应,转喻人由于走运突然发财或得势而忘乎所以。

脚上穿冰鞋――要溜:冰鞋是在光滑的冰面上滑行的专用鞋。穿着冰鞋在冰上滑行轻盈而迅速。比喻为躲避事情而悄无声息地走开。

六月里戴手套――保守 (手): 六月天气转热,已无须手套保暖。“手”、“守”同音相谐,本指对手部的保护,转喻不求改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西瓜皮钉鞋掌――不是那块料: 钉鞋掌的材料应耐磨防滑,而西瓜皮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性质。本指西瓜皮不是钉鞋掌的材料,转喻某人不是承担某种工作的合适人选。

夏天的棉衣,冬天的扇子――全用不上: 棉衣是冬季御寒的衣服,扇子是夏季纳凉的工具,它们都有符合各自不同季节气候的属性,在相反的季节里完全没有用处。转喻事物不符合实际情况,其功能完全得不到发挥。

小炉儿匠戴眼镜――找茬儿 (碴): 小炉匠是以锔锅、焊铁制工具、修理铜锁等为职业的人。炉匠儿戴上可以矫正视力、视物更加清晰的眼镜,能够更清楚地找到“碴儿”,即器物上的破口。“碴儿”与“茬儿”谐音,指故意挑剔、找毛病。

阴天戴草帽――多此一举:草帽是用草或麦秆等编成的帽子,夏天用来遮阳。在阴天的时候,草帽就丧失了它的作用。比喻做事多余、不必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23: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