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以服饰特征表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以服饰特征表意

分类:【风俗文化】

把龙袍当蓑衣――白糟蹋: 龙袍是旧时皇帝上朝或祭祀的礼服,可谓最为贵重、尊贵的服装。蓑衣由莎草等编成,是劳作的人穿的御雨之服。把贵重的龙袍当作蓑衣使用,既失去了龙袍的尊贵,又不能起到实际的防雨作用。转喻没有把好的东西用在适用的地方,白白浪费或损耗了。

绑腿带上绣山水――话(画)长: 绑腿带是缠裹小腿的布带,细而长。绣制山水与“画”对应。将山水绣在绑腿带上,这幅“画” 自然很长。“画”与“话”同音相谐,转喻事情一言难尽,说来话长。

玻璃小鞋――看不见: 虽然生活中没有真实的玻璃鞋,但按其性质来讲,应该是透明的,穿在脚上看不出来。小鞋本指鞋号小的鞋子,穿在脚上不舒服,转喻对人的刁难。透明的玻璃小鞋让人看不见,比喻暗中对别人打击报复或刁难,而不被人察觉,或抓住把柄。

袍子改汗衫――有余: 袍子是垂至脚踝的长衣; 汗衫是贴身的衬衣。袍子长,汗衫短,袍子改成汗衫,下半部分多余没有用。比喻事物有富余。

白布进染缸――洗不清: 白布泡进染缸中,染料是什么颜色白布就会被染成什么颜色,并且无法还原成原本来白色。转喻人陷入麻烦事中或被人误解而无法说清原委。

崩鼻子戴眼镜――没着落:崩鼻子:塌鼻子。眼镜是靠镜架上的鼻托为支撑架在鼻梁上的,塌鼻子的人相对而言就没有高挺的鼻梁将眼镜架起,觉得眼镜没处落。转喻没有下落,事情没有落实,或比喻无依无靠没有指望的境况。

财神爷戴乌纱帽――钱也有,权也有: 财神爷是民间认为能够带来财运的神仙,是财富、富有的象征。乌纱帽是由唐代幞头演变而来的明代官帽,是身居官位的标志,为官之人自然权势在握。财神爷当官比喻人既有钱财又有权力。

裁缝做嫁衣――替旁人欢喜: 裁缝是以给他人做衣服为生的人。做嫁衣是姑娘出嫁前的准备工作。裁缝给别人做嫁衣,为他人的喜事忙碌,比喻自己替别人的喜事高兴。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龙袍是帝王的礼服,在戏曲中扮演皇帝的演员要穿龙袍。虽然龙袍代表了皇帝的身份,但是戏中的情节和角色并不能成为现实,演员也成不了皇帝。比喻人不具备条件或能力,即使有所辅助也无法成大事。

唱戏的胡子――活的: 戏曲演员表演时根据角色的需要戴一种假胡须,名叫髯口,是戏装的一部分,可以随意摘取。以这种胡须灵活的特性比喻活动灵活的东西。

草帽当锣打――想(响)不起来: 草帽和锣外形相似,都是中间隆起,有圆形的沿边。锣由金属制成,敲打时能够发出浑厚的声响,但是草帽由草编织而成,无法敲响。“响”和“想”同音相谐,转喻忘记事情,想不起来。

长衫子改夹袄――取长补短:长衫是男子穿的制如长袍的长衣,为单层。夹袄是有衬里的衣服。长衫形制长,而夹袄厚,多一层衬里。把长衫改成夹袄正可以将长衫长出的部分,补为夹袄的衬里夹层。比喻吸取长处来补足短处。

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草鞋不分号码,没有模仿的样品,通常凭借着经验和技巧边打边看,最终编成草鞋。比喻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边做边摸索。

穿背心作揖――光想露两手:背心遮住躯干而露出双臂,作揖时双手抱拳身体微曲给人行礼。穿背心作揖正可以露出两只手臂。转喻人总想在某方面显示自己的本领。

穿孝鞋走路――白跑: 孝鞋是晚辈给长辈服丧的时候穿的白色的鞋子。“白”转义为没有效果,比喻去了某地而没有达到目的,徒然地走了冤路。

穿蓑衣救火――迟早都要烧:蓑衣是用植物编织的御雨之服,其质料易燃。穿蓑衣救火,蓑衣必然会被点燃。比喻事情早晚都会发生。

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吹胡子是生气的表现,但是唱戏的胡子是一种装饰性的、可以随意取卸的髯口,生气也只是一种表演,并非演员的真实情感。比喻人假装生气。

唱戏的胡子――假的: 唱戏者戴的胡子是一种装饰,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物形象和性格。这种髯口可以随意戴上或取下,比喻事情或事物并非真实的。

穿绸缎吃粗糠――外光里不光: 绸缎泛指各种丝织品,都是质地平滑、有光彩的蚕丝织物。这些丝织品价格昂贵,穿上光鲜漂亮,一般只有富贵人才能穿得起。虽然穿着绸缎,却吃粗糠食品,说明生活并不像从衣着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优越,实际上只是穿着华美。转喻人片面追求外表的表现,而不顾实际情况。

穿高跟鞋跑步――想快也快不了: 高跟鞋能够显得身材高挑,但是与平底鞋相比走起路来比则较困难,更无法平稳快速地奔跑。转喻条件有所限制而无法迅速进行。

穿着棉衣游泳――甩不开膀子: 棉衣吸水,在水中会变得越来越沉重,使人无法展开臂膀劈波斩浪。转指做事情有所局限,无法施展才能。

穿着靴子搔痒痒――木滋滋:在靴子外面挠痒痒,皮肤没有什么感觉,转喻人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麻木。

戴起草帽打阳尘――没望: 打阳尘是方言,指清除天花板上的灰尘。草帽有圆形的宽帽檐,它的遮挡使人抬头望不到天花板。转喻事情没有希望和盼头。

戴着斗笠亲嘴――差一截子: 斗笠有沿,两人都戴着斗笠,帽檐使得双方的脸隔着一定的距离,无法亲吻对方。比喻两方面有差距,或一方比不上另一方。

戴草帽亲嘴――隔得太远: 草帽有帽檐,双方戴着草帽,隔着帽檐的距离,无法亲吻到对方。比喻事物距离很远或做事方法相差太远。

戴红缨上树――红到顶了: 红缨帽是清朝帝王及官员所戴的常帽,因其顶部插红缨作为装饰而得名。受到朝廷重用的人才能戴上红缨帽。戴着红缨帽上树,以空间位置的上升,借指地位的提高。比喻颇受赏识和重用。

戴钢盔爬树――硬着头皮上:钢盔是由金属制成的保护头部的帽子。“硬”字双关,本指钢盔质地坚硬,转指勉强。比喻明知事情有所阻碍或条件不成熟,也勉强努力去做。

戴木头眼镜――看不透: 眼镜是由玻璃透光镜制成,而木头做的眼镜不透明,戴上看不见东西。“透”双关,本指透明,转指透彻。比喻不能透彻地认识和了解事物。

戴起眼镜喝滚茶――越发朦胧: 眼镜片是玻璃透镜,遇水蒸气会模糊不清。“朦胧”双关,本指眼镜片模糊,转指看不清事物的本象。形容事情越来越模糊,让人搞不清楚。

冬天穿单裤――冷暖自知: 单裤是没有棉絮、没有里子,只有一层布的裤子。在冬季穿单裤必然寒冷,这种感觉只有自己才知道。比喻自己情况的好坏和出现的问题只有自己清楚。

豆腐垫鞋底――一踏就溶: 鞋底是着地部分,承受着身体重量,所以要以舒服、结实的原料制作,常有皮底、布底等。豆腐柔软易碎,踩在脚下一下子就变成碎渣。比喻经不起波折或易被毁坏。

冬瓜皮当帽子――霉上了顶:“霉”双关,本指冬瓜皮上的白色茸毛像霉斑,转指倒霉、霉运。“顶”双关,冬瓜皮当帽子戴在头上,本指处于人身体的最高部位,转指程度最高。比喻倒霉极了。

肚兜断了带子――没得绊: 肚兜是护住胸部和腹部的贴身内衣,上部有带子套在脖子上,两侧也有带子系在背后。绊,借作“襻”,肚兜带子断了,就襻不上。而“绊”、“盼”近音相谐,指没有盼头了。

虎皮当衣裳――吓唬人: 老虎是凶猛的野兽,人们对它有惧怕的感觉。人本身没有老虎的震慑力,于是把虎皮当作衣裳穿在身上,装扮成老虎的样子,使人害怕。指用虚假的手段想吓倒别人。

狗皮袜子――没反正:狗皮袜子是东北地区御寒用的足服,由于做工较粗糙不分反正面。本指袜子没有反正面之分,转喻人不分是非、好坏。

可着头做帽子――一点儿富余也不能:按照头围的净量尺寸做帽子,没有放量。指刚刚足够,没有一点剩余。

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裹脚布是旧时妇女包脚用的白色长布条。本指裹脚布长而且味道不好,转喻文章冗长而乏味。

狼吃幞头――心里自忍:幞头是一种纱罗缠裹的软帽,在唐代盛行,硬脚幞头在帽子后部有两个横直翘起的帽翅。狼吃了幞头,帽翅卡在嘴里,吐不出也咽不下。比喻有苦难言,难受只有自己忍着。

老和尚戴帽子――平塌塌:老和尚戴的帽子顶是平的,转喻人水平或成绩一般。

老虎戴素珠――假充善人: 素珠是佛珠,也称“念珠”、“数珠”,是佛教用物,在念佛经时用以计数,它代表了佛教向善的教义。老虎是凶猛残暴的动物,它戴上象征着善良、忍让的素珠,比喻恶人用欺骗的手段冒充好人。

老虎挂上念佛珠――想变着法子来吃人:老虎凶恶,且吃人。它戴着佛珠,假装成善良的人,以便取得他人的信任,借机吃人。比喻人想尽办法做坏事。

老鹰抓蓑衣――脱不了爪:蓑衣是用莎草或棕制成的御雨的衣服。由于是用植物编制而成,其中有缝隙,老鹰的利爪抓住蓑衣,就会倒钩在缝隙中,无法松脱。比喻人被某种麻烦事缠住,无法脱身。

老公鸡披蓑衣――嘴尖毛长:蓑衣是用莎草或棕制成的御雨之服。公鸡披上蓑衣,只见尖尖的喙和蓑衣上的植物纤维,好像鸡毛很长。转指人说话尖酸刻薄或多嘴多舌。

棉袄改皮袄――越变越好:棉袄是用棉絮纳里的上衣,皮袄是用毛皮衬里的上衣,都在冬季穿着。皮袄比棉袄暖和、耐穿,是比棉袄贵重的冬季御寒的衣服。棉袄改成皮袄比喻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或生活越来越好。

破大褂――没理(里):大褂是身长过膝的长衣。破旧的大褂,里子也没有了。“里”和“理”同音相谐,转喻说话做事没有道理或道理不在自己一方。

披蓑衣救人――惹祸(火)上身: 蓑衣是用莎草或棕制成的雨具,其材质都是易燃的植物。披着蓑衣去救人,必然会被火烧着。“火”和“祸”谐音,转喻自讨苦吃或自找麻烦。

三九天穿单褂――抖起来了:“抖”双关,本指寒冷的三九天穿单褂冻得直发抖,转指人因突然走运,有了钱或地位而洋洋得意或耍威风,有讽刺的意味。

三九天穿单褂――威风不起来:三九天天气寒冷,穿单褂会冻得瑟瑟发抖,没有了令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

屎壳郎戴官帽――充大头:屎壳郎是一种以粪便为生的昆虫,比喻卑微的人。官帽是旧时做官的人戴的帽子,象征着权势和地位。屎壳郎戴上官帽,比喻卑微的人变得有权有势,讥讽人使用花招装出很有钱或有能耐的样子。

屎壳郎戴蛤蟆镜――显大眼儿: 蛤蟆镜是镜架大且圆的太阳镜,因镜片像蛤蟆的眼睛而得名。本指屎壳郎戴上蛤蟆镜,显得眼睛很大,转指人过于精明,有讥讽的意味。

乞丐的衣服――破绽多: 乞丐衣衫褴褛,破绽本指衣物的裂口,转喻说话做事时漏洞百出。

王胖子的裤腰带――稀松: 王胖子泛指肥胖的人,胖人的腰围肥大,腰带宽松。稀松本指宽松,转指人懒散松懈或指人的才能本领差。

鞋底抹油――溜了:鞋底抹上油,变得很滑。“溜”本指鞋底滑,便于快速滑行,转指偷偷地走开。

袖口里装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把手电筒装在袖口里,袖口的方向总是指着别人。本指手电筒照到别人,而照不到自己,转指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袖里藏宝剑――杀人不露锋: 袖子窄且直,宝剑藏在里面,不易被发现,即使杀人也露不出刀锋。形容手段隐蔽,做坏事不露声色或不留痕迹。

袖笼里伸爪爪――有一手:“爪爪”指手,手从袖子里伸出来。“手”双关,本指人的手掌、手臂,转喻技能、本领。形容人技术本领高超。

袖筒里摸胳膊――手拿把掐:袖子是与胳膊相对应的上装组成部分,只有胳膊能套在袖筒里。所以在袖筒里摸胳膊,不会出差错,形容很有把握。

袖筒里入棒槌――直出直入:袖子是直筒形的,本指棒槌在袖筒里可以直进直出,转喻说话做事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或形容人言行简单粗暴。

阴(雨)天背蓑衣――越背越重: 蓑衣是用莎草或棕制成的雨具,淋雨后会浸水,披在身上越来越沉。转以形容负担越来越重。

左右的皮靴――没反正:皮靴是古时用兽皮制成的靴子,由西域人发明,后传入中原。这种靴子没有左右脚之分。本指鞋不分左右,转指人不分反正和好坏。

白布做棉袄――反正都是理(里):棉袄是用里儿(里子)和面儿两种面料把棉花夹在中间缝制而成的。外面的面料可用各种花色的绸缎、棉布,里面一般用白布。用白布做棉袄,里面、外面都成了里子。“里”和“理”同音相谐,转以指人怎么都有理。

胭脂当粉搽――闹了个大红脸: 粉搽在脸上,使面孔看起来白皙。胭脂只搽在面颊两腮处,显得面色红润。把胭脂当作粉搽,就会使整张脸绯红。本指红红的面色,转指因误会、尴尬或做错事而满面通红。

木屐脱了底――尽牛皮: 木屐是一种木板拖鞋。鞋底前后装有两个木齿,由木板底和牛皮鞋面组成,鞋面襻在鞋底上。“牛皮”双关,本指鞋底脱落,只剩下鞋面的牛皮,转指人只会吹牛皮,讽刺人经常吹嘘、说大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3: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