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以蛋为礼通情谊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以蛋为礼通情谊

分类:【风俗文化】

鸡蛋,在汉族民间的送往迎来中,常被用来馈赠亲友,以起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作用。它作为一种礼俗食品,在馈送、烧制及食用等方面,形成了许多特殊的风俗,有的还是饶有意趣的。

立夏吃蛋的习俗,是由来已久的。俗语说:“立夏不吃蛋,热天要疰夏”。殊不知,在浙东山区,立夏蛋却是用童便煮的,俗称“精尿蛋”,吃了能滋补身体。立夏前后,农家若遇客人上门,有时也以“精尿蛋”待客,在这里是主人客气的表示。在浙东宁波,立夏蛋要用陈茶叶煮,叫“茶叶蛋”,除自家食用外,邻里尚要互相馈赠。俗传茶叶蛋除滋补身体外,还能禳解秽气,属吉祥礼品。

在民间,蛋有许多的用途和吃法。但最常见的却是“生日蛋”。小孩过生日那天,做母亲的总要煮两个鸡蛋,剥壳后吃之,谓能“快长快大”。若是满十的生日,则亲戚还要送12只鸡蛋以示祝贺。在这儿,鸡蛋象征的是“平等”和“齐全”;12个,代表一年中的12月份。意味着一年四季、日日平安。在江浙一带,小孩10岁生日的鸡蛋,得由外婆馈送; 20岁由姐妹馈送; 30岁、40岁由岳母馈送;50以上就得由女儿馈送了。

新春佳节,若到南方沿海一带作客,主人是一定会请你吃蛋的,在浙江南部,待客的鸡蛋是打碎后放在黄酒中煮的,煮熟后再放点红糖,其味香醇浓郁,叫“蛋花酒”,表示主人情谊浓厚。在浙江中部,待客的鸡蛋则是清煮,剥壳后放在小碗内,加一点酱油,蘸着吃,叫 “木蛋”。“木蛋”通常是一对,表示 “两厢修好”。在杭州,则在宴席上酒过三巡后,敬上一道汤,叫“太平燕”。汤中有数个已煮熟、剥壳的鸡蛋,一人吃一个,象征友好、太平。故叫 “太平蛋”。春节时,在浙江的金华等地,已分家另住的公公、婆婆,还得给新过门的媳妇烧“鸳鸯蛋”,祝愿儿子、儿媳新婚愉快、夫妻和睦。“鸳鸯蛋”的做法是:将鸡蛋煮熟剥壳后,切开,挖去蛋黄,而代之以肉丝为主、并调入面粉的馅子,合拢,用面粉包好,再放进油锅里炸熟。新女婿上丈人家拜年,丈母娘则全用放糖的蛋汤招待,以祝愿 “新婚甜蜜”。

在许多地区,新母鸡所生的第一只蛋,总是要给新媳妇吃的,“金鸡子(蛋),银鸡子(蛋),不及新母鸡头一子(蛋)”,俗传新媳妇吃后能“早生贵子”。有些地区还用鸡蛋来作赔礼。如果是不小心将脏水泼溅到别人身上,或者是小孩打架伤了对方的皮肉,肇事者或家长则往往要给对方送两只或四只鸡蛋,以示赔礼。俗传鸡蛋能辟秽驱邪,受害者吃过所赔之鸡蛋,也就消去怨怼,释然无事了。近年来,江南地区农家,又时兴起一种风俗,即每有小孩上学,在开学的第一天,家长要给他煮两只鸡蛋,并让他用一根筷子戳着吃。此俗的奥妙在于一根筷子和两只鸡蛋正好组成“100”的象形,预示着孩子入学后定能刻苦攻读,积极上进,门门功课都能考“100”分。

如此等等,在民间交际中,真是“一蛋见百俗” 了。

一只普通的鸡蛋,为什么能够充任民俗礼品,在社交中起如此大的作用呢?据有关民俗学者的研究,这与古人的鸡图腾崇拜有关。古代的殷商、东夷及吴越等民族,曾以燕子、乌鸦、公鸡等鸟类动物为图腾。《诗经?玄鸟》曰: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史记?殷东纪》曰:

殷契,母曰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史记?越世家》曰:

越王勾践,“长颈鸟喙”。

《吴越备史》曰:

有罗平鸟,主越人祸福,敬则福,慢则祸。于是民间悉图其形以祷之。

至今尚流传于浙东民间口头的神话《盘古开天》,则说人类的始祖盘古,是从鸡蛋里孕育而成的,故后世图画盘古形状,大多是鸡首人身。

既然人类是鸡卵中孵出,鸡卵也就自然地成了古人的崇拜物,从而被赋于招子、辟邪、讨彩等神异功能,延至后世,便成了象征吉祥的民俗礼品,而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社交活动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