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会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会社

分类:【中国民俗】

穷汉会。俚语:“男人好吃打会,女人好吃翻柜。”男人的“吃会”一种是定期的“平伙会”,一种是“钱会”(也有吃的因素)。“钱会”十人为朋,集钱凑成,是以十人之力集中解决一人的困难,类似今天的“互助金”,故名“十人朋一”。起会之初一人承头邀约邻里亲朋十人顶会。承头者叫“会首”。按清末的情况,参加者人各出资30串,叫做“收会”。承头先“收会”,须置酒一桌(会首不出钱),届时招十人来聚,十人皆带资出会,共凑得300串。此后,会友每年轮流当一次东道主,办酒一桌,动用一次款子,扣款十分之一。从首会到末会历时11年,因自二会后,会资渐少,故须加年利息二分,用它抵酒钱。收会次序用抽签的办法决定。若抽到末会的人中间谢世,可由会友商议免会。此会延至20世纪40年代末消失。

鄂东文化社。鄂东地区文化人素有结社传统。鄂东旧文化社,由未仕或致仕文人结成诗社、画社,社交往来唱和,不时相聚,描绘山水,联句作画,咏物抒怀,怡情遣兴。境内影响较大、维持时间较长的是明末清初广济寇学海、刘醇骥、刘养微、张仁熙等人的“长风山社”。蕲州李生盘、李东皋、郑阙吾、郭崇山、汪仉怀、王约庵、陈之京、卢

、张畸等人的“雨湖诗社”出的成果最多,刊刻有《雨湖漫兴诗》、《雨湖唱和集》、《雨湖吟和刊》。雨湖诸子的单行集子在30种以上。其诗主要写乡居生活、田园情趣,少数篇章描写市民、村民的艰难生活状况。清末至民国初,罗田涂辉山、罗玉峰、潘厚轩、熊善臣、罗碧泉、欧阳春阶等人建“消寒诗会”,历时40余年。它创建于光绪中。民国八年(1919年),武昌启黄中学校长王楚乔与罗田知事毛焕煊再兴。民国二十年(1931年),郡人陶柳臣等复起。

当代民间自发组织文化社团,参加者不限于文化人,遍涉工、农、兵、学、商及市民、家属,20世纪80年代初最为活跃。

黄州“东坡赤壁诗社”于1983年成立,广济“刊江”,蕲春“濒湖”,浠水“白莲”,英山“鸡鸣”,罗田“凤山”,麻城“龙池”,红安“铜锣”,新洲“邾城”,黄冈“晚晴”等地区文学学会,以及东坡赤壁书画社、楹联学会相继问世。乡村、厂矿所建的文化社团以百计。各诗社办有诗刊,除《东坡赤壁诗词》外,均属内部刊物。社友常于金秋、春节期间举行诗会,会间一杯清茶数首诗,或唱诵,或朗诵,或挥毫书纸上、挂壁间,相互品评、吟咏,豪情扬洒,乐而忘归。书画社众临池泼墨,定期携作会友,相互指点,也有举办个人书屋、画展的。黄冈、麻城、英山、罗田尤其火热。

写诗、画画、练书法,已成民间社交习俗之一,颇通文墨的中老年人对此兴致极浓。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