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珰dāng

❶汉代宦官、近臣冠上的黄金牌饰。通常加于冠前,以示恩宠。后成为宦官的代称。汉卫宏《汉官仪》卷上:“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珰左貂。光武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阉儿珰子,阉儿珰子,那许你拜文宣。”冯桂芬《明征士刘孝惠先生像题词》:“珰竖肆毒,奸相树门户。”
❷妇女的耳饰。通常以玻璃、琉璃等透明的材料制成。使用时系于耳垂,行则珰珰作响。原为边陲少数民族风俗,秦汉时传入中原,亦为中原人民所采用,并演变为一种耳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刘熙《释名·释首饰》:“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浮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耳。”唐李贺《李夫人歌》:“红璧阑珊悬佩珰,歌台小妓遥相望。”《新唐书·西域传上》:“为小鬟髻,耳垂珰。”宋周密《木兰花慢·平湖秋月》词:“明珰,净洗新妆。”又《水龙吟》词:“轻妆斗白,明珰照影,红衣羞避。”元龙辅《女红余志》:“珰,妇人首饰也。诗曰:‘明珰间翠钗。’”《红楼梦》第七十八回:“烂裙裾之烁烁兮,镂明月以为珰耶?”

古代妇女的首饰之一,为一种耳饰,即耳珠。是成串地垂于耳上的珠子,这种首饰是从当时称之为蛮夷的少数民族地区中流传过来的,配戴上这种耳饰,行走起来随之摇摆,很是好看。如果动作过大,耳饰则会打在脸上,以示提醒动作要合乎标准,也起着束缚妇女的作用。古代的诗词中也多有对珰这种耳饰的描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中卿妻作》中就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的诗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