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伯克年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伯克年班分类:【地域文化】 年班原为清政府对蒙古王公朝觐所制定的一种礼制,凡封爵的蒙古王公及台吉等,都得定期分班轮流进京朝觐。清朝统治者通过此制,加强与蒙古上层的联系,联络感情,是清政府控驭怀柔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朝统一新疆后,在维吾尔族聚居地区实行伯克制 * ,并在维吾尔伯克中推行了伯克年班制。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大、小和卓的战事刚刚结束,清政府立即安排伯克年班。最初,六品以上伯克分成四班,依次轮班朝觐。实行一轮后,感到入觐人数过多,劳费过烦,改为每次限定20员,五品以下不必一定入班。乾隆三十九年(1774)改六班轮,但仍存在次数过多、往返旅费拮据问题,于是在嘉庆十六年(1811)又改为九班制。以三品阿奇木伯克为领班,领四品伯克两人、五品伯克四人为一班;以布古尔阿奇木伯克为首班,其后按库尔勒、赛里木、库车、沙雅尔、阿克苏、和阗、叶尔羌、喀什噶尔顺序排领班。至道光十九年(1839)再改间二年轮班。伯克年班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具有严格的程序。有关驻扎大臣必须事先将派出年班伯克列单恭呈御览,获得恩准。年班伯克必须按规定时间和路线前往京师,即八月中旬集合出发,十月二十日前抵肃州,十二月二十日以前抵达京师,在京参加瞻觐和一系列筵宴活动后方可返籍。年班是伯克应尽的义务,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事先请假,如无故托辞不朝觐者要受到处罚。年班伯克所携进献贡品数量、品种有具体规定。所携行李亦有限额。因为年班伯克一过哈密,便有政府驿站提供马匹和交通费用,有些年班伯克乘机携带各种货物甚至夹带商人私货从中谋利,故此按王爵及伯克品位规定行李限额:王六千斤,贝勒四千斤,贝子、三品伯克三千五百斤,公三千斤,四品伯克二千五百斤,五品伯克一千五百斤,六品伯克一千二百斤,伯克子弟六百斤。此外还有年班伯克进贡折赏,筵席入座应给赏项,随带子弟限额及虚衔升阶等一系列规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