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仙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何仙姑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民间传说中八位道仙之一,又为教神柢之一。民间相传何仙姑为广东增城何泰之女,降生之时紫云绕室,顶有六毫。15岁时,梦神人教食云母粉,一说得吕洞宾赐予仙桃而成仙。能占卜休咎,预测祸福。一说为湖南永州(零陵)人。此外,福建、安徽、湖南、广西等地都有本地的“何仙姑”,其仙迹大都相似。或说为吕纯阳度化成仙,或说为铁拐李、蓝采和度化成仙。其祀像多为手持莲花的青年女子。俗传农历三月初七为仙姑诞日,旧时广东增城一带的农村要唱大戏,从初六起,附近村民皆前往传说中仙姑曾“问仙”的井旁,汲其井水,谓之喝仙汤,认为可治百病。初七时备用三牲,请道士打醮,做道场,祭祀仙姑,以祈神佑。 八仙中的女仙。古人称得道成仙的女子为仙姑,故名。关于何仙姑的身世,亦众说纷纭。《零陵县志》云:“何仙姑,零陵人也,住云母溪。年十四五,梦神人教食云母粉,可得轻身不死。”“常往来山顶,其行如飞。”《祁阳县志》亦云:“何仙姑,年十三,随女伴入山采茶,失伴独行,迷路遇异人,出桃与之,曰食此尽,当飞升。”据此,湖南一带,曾有过一位何仙姑,且在民间还有不小的影响。另一位影响较大的何仙姑,是广州增城县人。《续文献通考》:“何仙姑,广州增城人,何泰之女也。”此外,浙江、福建等地,也有过何仙姑,《浙江通志》:“宋何仙姑,南览村人,三十不字,采樵自给,见山间桃实如杯,啖之自是不饥。”《福建通志》则言仙姑随父世居武平南岩,货饼自给,后遇吕洞宾,度而成仙。把何仙姑的出身写得最离奇的是《安庆府志》,此书载桐城太子山,有一大同禅师,每撒尿,便有一只鹿来饮,久之,此鹿产下一肉球,裂开而出一女,师见而收之,及十二岁,嘱其下山。女子遂下山而去。后投栖何道人家,叫何仙姑。明人吴元泰《东游记》载八仙故事甚备,以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素女,生而顶上有六毫,十四、五岁,于溪上遇李铁拐,蓝采和,授以仙诀,于是其行如飞。此书在民间影响甚大,故而何仙姑是广州增城人的说法也较为流行。旧时广州增城有何仙姑庙,几乎到处皆是,可见增城人对何仙姑的信奉。南方旧俗以阴历三月初七为何仙姑诞辰,届时要唱大戏,且有喝仙汤的习俗。 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永州(今四川东南)何氏之女,幼遇奇人,奇人赐桃,食之。此后,不食不饥,亦不漏,且知人之祸福。乡人奇而敬之,筑楼令其居,人称何仙姑。后世又加以附会,传为吕洞宾所度,遂成仙。事出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四。明汤显祖《邯郸梦?度世》:“先是贫道度了一位何仙姑来此,逐日扫花。近奉东华帝旨,何姑征入仙班。” 何仙姑是八仙之中唯一的女性。她的象征物是荷花,但有时也以桃为标志。据说她曾受到一个妖怪的攻击,为吕洞宾所救。后来由八仙中的另一个仙人,带她加入这群仙人之中。传说中说:“她发誓永不结婚,继母拿她没办法。有一天,当她正在煮饭时,吕祖从天上下来超度了她。她飞到空中时,手里还拿着勺子。” 何仙姑与有魔力的荷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