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侍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侍讲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宫廷教官。汉代即有侍讲称谓,但未设官。《后汉书?和帝纪》: “诏长乐少府桓郁侍讲禁中。”唐代始于集贤殿书院置侍讲学士和侍读学士,备皇帝“质史籍疑义”。宋代以侍从(殿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翰林学士、给事中、六部尚书、侍郎诸官) 中学术优异者为翰林侍读、侍讲。官资卑浅者,称侍读、侍讲; 更卑浅者,称崇政殿说书。其职责入禁中为皇帝讲论经史,参加经筵日讲,为经筵日讲撰拟讲义。宋太子东宫教育加强,亦设有侍读、侍讲等教官,其职责相同。金、元以降,历代沿置。明清为翰林院额定之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掌撰著记载等事及入禁中讲读; 侍读、侍讲,掌讲读经史,亦入值宫中。时将侍读、侍讲合称为 “讲读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