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侯分类:【传统文化】 ①箭靶。用布或皮革做成,上画熊、虎、豹、麋、鹿等兽形。侯之大小据发射部位和靶子距离而定,距离远者面积较大,距离近者面积较小。古代行射礼时张布而射,以中与不中较胜负。《周礼?天官?司裘》:“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卿大夫则共麋侯,皆设其鹄。”鹄,箭靶中心。②古代5等爵位的第2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③古代有国者通称。《诗?大雅?抑》:“谨尔侯度。”郑玄笺:“侯、君也。”④古时士大夫之间的尊称,犹言君。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①古代地处边远而作王国屏藩的首领称侯。《书?禹贡》:“五百里侯服”,孔传:“侯,候也,斥候而服事。”《说文》:“侯,伺望也。”《大盂鼎》:“殷边侯甸。”商王武丁封儿子子奠为侯,称“侯奠”。武丁封名将虎为侯,称“侯虎”,武丁时周人首领称“周侯”。②古代五等爵第二等级爵名。《礼?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③太平天国六等爵名称号之一。《天朝爵职称谓》:“六等爵名目;天义、天安、天福、天燕、天豫、天侯。”④古代君主也称侯。《易?屯》:“利居贞,利建侯。”又古代士大夫之间作敬称用。与“君”同。杜甫诗:“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