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借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借寿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江苏淮安民间带有迷信色彩的养生习俗。凡家中病人,药物用尽不见效,亲朋好友便举行“借寿”活动。届时,相邀数十人,到庙里虔心拜祷、许愿,借给病人一岁,以求神祗延长病人寿命,使之恢复健康,故名。借寿须10人,而且是自愿的。俗谓,若是病人家请托,或由他人说合,都不“灵验”。此俗实出于亲朋好友之感情,给病人以安慰。 当代鬼话。流传于河北丰南。叙述王义借寿的故事。南宋时候,河南开封有两个王义,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王义大为不平,便托包公代为询问阎王。阎王以为他们俩一个富而夭,另一穷而寿,并无不公。穷王义宁愿求富减寿四十年,阎王满足其要求。至王义三十寿终,阎王派手下去捉拿王义,见王义不忘旧恩,勤于祭典,并乐善好施,阎王及众鬼大受感动,决定让王义享尽天年。见文彦生《中国鬼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民间认为人的寿命长短,是由上天决定的,但寿数也可借用。如父母病危,其子女自愿,将寿数借予父母,就可以延长父母的寿命。其仪式是:斋戒沐浴,泣告苍天,愿减自己若干年岁,借予父母延长寿命,以示孝心。如果偶然病人转危为安,则认为上天已同意借寿与病人,要焚香祷谢。若无效,愿出借寿数的人也要马上祷告于天,取消前言,以免冥府失察而贻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