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做满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做满月

分类:【地域文化】

诞育礼俗。旧时流传山东各地。婴儿出生一个月为满月,称弥月。有的地方生男整30天,生女29天算满月。中上等人家多备酒席请客,亲友携礼来贺,有服装,料子、饰物等,外祖家和交情深的多持重礼。也叫送日子。满月后,姥姥家接母婴住一或数日,并给婴儿抱鸡(吉),女婴抱公鸡,男抱母鸡。有的地方在满月当天,请理发匠来家为婴儿剃胎发,剃下之发不可丢弃,用红布包好,缝在婴儿枕边,有压惊之说。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时,以产妇娘家为主,男女双方的亲眷都要到产妇家给婴儿做满月。在冀南峰峰矿区一带,娘家要用食盒抬上婴儿用的被、褥、毯、衣帽、尿布,盒里放包有豇豆的大馍(馒头)。到婴儿家后,把礼品摆放在显眼处,让街坊邻居观看,以获个好名声。同时,包豇豆的大馍分送给亲眷,表示娘家人的谢意。其他亲眷也要给婴儿送衣物、布料和见面钱等。产妇家则要备酒肴饭食,款待亲眷。

石家庄市灵寿县一带给婴儿过“满月”时要剃去胎发,叫“剃满月头”。此日亲戚朋友们带着礼物来祝贺,主家盛情款待客人,叫“满月酒”。亲朋所送衣物礼品都要摆在桌上,一一唱明送者姓名和数量。接着客人向产妇问好,看望并赞扬婴儿。此后产妇可出房门,由娘家接回去住些日子,名曰“歇假期”。在藁城市耿村,这叫挪“臊气窝”。临走时,当姑姑的要在婴儿的额头抹一点锅底黑或者一点红,到了姥姥家再由姨姨擦掉,这叫“姑姑姨姨擦,吓得小鬼不敢拿”。走时要穿上过12天时姥姥送的虎头鞋,一是辟邪,二是怕不穿鞋把姥姥家踩穷了。另外,去时必须叫婴儿的奶奶抱着,每逢走到拐弯处要扔几个硬币,这是送给妖魔鬼怪的,怕他们挡道。同时还要在半路上捡一个土块扔到姥姥家水瓮里,这样婴儿在姥姥家服水土,不生病。进了姥姥家门,要让孩子看看猪圈,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和别的孩子投缘,不打架。

婴儿长到30天要举行隆重的礼仪,叫“过满月”或“做满月”。多数地方在正日做,有些地方要提前一天(男孩)或推后一天(女孩)。晋中的寿阳一带,一般不在正日做,而是在满月之后的半个月内择个吉日举行。长治市及附近县是男少两日,女多两日。过满月时,外祖母家要送各种食品、衣物,有的要把食品衣物装在多层的食箩(亦称“食盒”)内,由两人抬着送到女婿家,女婿家还要雇佣鼓乐,在村内游街,以示夸耀。姑姑、姨姨给婴儿制作老虎枕头,老虎帽(男孩),鱼帽或莲花帽(女孩),老虎鞋,蒸面狮子、面羊,给婴儿项上戴长命锁,戴银手镯。在晋中一带,用白面蒸一个大花馍圈,俗叫“?囵”,由两位七八十岁的老婆婆将婴儿从“?囵”中穿过,一个送,一个接,口中还念诵“七十的送,八十的接,荣华富贵活一百”等谣谚。曲沃、翼城一带要为过满月的外孙“插竹子”,青竹一对,外加幼竹捆绑成形,俗称“子竹”。上悬红布旗、红布条、圆镜、铜铃及枣、核桃、桂圆等干果。竖于大门两旁。晋北代县一带,姥姥家除为外孙送衣物外,还特地为女儿制作形似乳房的 “奶头馍”,里面包糖,外面捏制七个小面人,象征“五男二女,七子团圆”,让女儿吃了下奶。闻喜县送油煎窳?,男婴送99个,女婴送101个,含意为待结婚时女的要财礼多多益善。吕梁一带,亲友们给婴儿送“长命锁”,用红布扎一条指头粗细的带子,带子内装有从七只白狗身上剪下的狗毛,再系上铜钱,或银制的银人银鳖,给孩子戴在脖上,取意将命锁住。

晋中一带,娘家要给女儿烤制疤饼,方法是:白面中放油、白糖、鸡蛋等和好,将小石子在鏊子上烤热,取出一半,留下一半,将饼子放在上面,再把取出的石子摊在饼上。这样烤制的饼子凹凸不平,因而称“疤饼”,酥而脆,易消化,耐存放,是产妇的极好食品。娘家要制作两大摞,用红布包袱包好,用担子挑着送来。做满月送来的礼品,主人家要全部留下,不能用做回礼,以免产妇奶水被回回去。和顺、昔阳一带过满月时,姥姥要送一个布动物,男是布老虎,女是布狮子。狮乃兽中王,比老虎厉害,寓意女的不能受气。

百家锁 (梁 刚 摄)

满月前后还要给婴儿举行剃发礼和命名礼。如果是在姥姥家剃发,则要在后脑勺处留一小撮头发,叫“舅舅毛”。给孩子取名,一般都起吉祥名字。有的则专取贱名,以反其义,乃古时“贱名长寿”之遗风。为的是孩子容易抚育,免灾免病,顺利成长,如狗蛋、臭狗、丑妮、茅勺、不喜、愣狗等等,别人听起来似乎难听,对其家人来说则是爱称和昵称。满月过后,娘家要把女儿和外孙接回去住些日子,有的要住一个月,叫“搬满月”。雁比、晋中和晋东南还有“出行”习俗。满月这天,请一位儿女双全的长辈,抱婴儿出门,如遇到第一个人是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本人有妻或夫的“全人”,这人就把孩子接过去,抱回家停留一会儿再给亲母送回去。主人以红包相谢,称“撞喜”,祝孩子也像撞见者那样幸福美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