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兀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兀惹分类:【地域文化】 部族名。亦作兀儿、乌惹、乌舍、屋惹、恶弱、?热等。始见于唐代,为黑水?砣的一支。分布于松花江下游及黑龙江中下游。渤海盛时,曾附属渤海。辽初,归附于辽,岁时进贡鹰、马、貂皮等物。后叛去。辽圣宗统和年间,遣将征讨,复归附。辽朝曾迁其人户于鸭子(第一松花江西段)、混同(第二松花江北段)二水之间,置宾州(今吉林省农安东北红石垒),设刺史,隶属于黄龙府都部署司。终辽之世,其大多数部落仍留居故土,有的则进入女真诸部。金代,其南迁者渐与女真融合,留居黑龙江中下游者则以“乌底改”之名见于史册。 辽代满族先世部落名称,又译为“兀儿”、“乌惹”、“屋惹”、“乌舍”、“恶弱”等。原属黑水?砣,后为渤海遗民。居住在松花江北岸至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渤海灭亡之后被辽国征服,建兀惹军,依附于辽,并将大批部众迁至松花江上游地区定居,在此建宾州城(今属吉林农安东北的红石垒)。其余南下,归属蒲卢毛朵部。 ①辽金时期东北部族名。又作吾惹、乌惹、屋惹、?(盟)热,一说来源于黑水?砣兀儿部。一般认为分布于今绥芬河中上游至乌苏里江一带,以兀惹城(在今黑龙江省境内)为中心建政权,称乌舍国。辽时始见“兀惹”之名。与辽时附时叛。完颜阿骨打起兵后,叛辽归附女真。此后遂不见其名。一般认为金代的兀的改、元代的吾者或兀的哥、清代的乌德赫即其后裔。②明代藏区地名。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境。宣德四年(1429)兀惹寨喇嘛罗如藏曾入朝贡马。赐以银钞、彩帛表里等,后其地依例入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