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元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元结

分类:【文化精萃】

唐文学家。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曾避难入猗?矗?蚝赔?子。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人。鲜卑族后裔,北魏王族常山王元遵的第十二世孙。天宝六年(747)赴长安,待制落第,返乡读书著文。至天宝十二年(753),写成《元子》十卷(已亡佚)。天宝十三年(754)进士及第。安史之乱,被荐于肃宗,献《时议》三篇,授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衔,赴唐、邓等地招抚义军,抗击叛军,保全十五城池,战功卓著,迁官监察御史里行,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参谋。后任道州、容州刺史,任职时招抚流亡,赈济灾民,修营屋舍,安置贫弱,为民爱戴。元结力主文学“救时劝俗”,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诗长于古体,力求散文化,学习民歌体,笔调淳朴自然,内容充实,感染力强。《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系乐府》等都是讽谕世风,裨补时政的佳作。其诗歌理论“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二风诗论》),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先声。诗歌创作《悯荒诗》、《系乐府十二首》写于天宝十年前,是盛唐时较早的新乐府。散文多为笔锋犀利、语言峭拔的政论性杂文。乾元三年(760)所编《箧中集》,是唐人选唐诗较早的别具特色的选本。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元次山文集》。《新唐书》卷一四三有《元结传》,《颜鲁公文集》有元结墓碑铭。

唐朝官员、文学家。鲜卑元氏。河南洛阳人。字次山,号漫郎,聱叟。天宝十三年(754)进士。乾元二年(759)召入长安,上《时议》3篇。任右金吾兵曹参军、监察御史、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于唐、邓、汝、蔡等州组织义军,抗击安史叛军。以功升水部员外郎、荆南节度判官。代宗时,任著作郎、道州刺史。在州减免租税,招抚流亡。进授容管经略使,加左金吾卫将军。大历七年卒。其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反对形式主义诗风,后期代表作《春陵行》、《贼退示官吏》曾受杜甫推崇。散文亦多涉时政,风格古朴精悍。当时论者曾谓其作品“不师孔氏”,加以非难。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元次山文集》,又曾编选《箧中集》行于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