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全唐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全唐文

分类:【文化精萃】

唐及五代文总集。清董浩、阮元等奉旨编。一千卷。收唐及五代作家3042人,文章18488篇。嘉庆十三年至十九年(1808―1814)编成。参加编校者100余人。主要选自清廷内府所藏《唐文》钞本一百六十册,并从《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文苑》、《文苑英华》、《唐文粹》中选辑。编排次序为:诸帝、后妃、宗室诸王、公主、臣工、释道、闺秀;宦官四?附于卷末,十国附于五代之后。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由于搜罗宏富,提供了大量唐及五代的文学史料,较全面的反映了唐及五代文的成就,对研究唐及五代的文章与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1982年中华书局曾缩印出版了原刊本,并附印同治年间陆心源编撰《唐文拾遗》七十二卷,内收文章2000余篇;《唐文续拾》十六卷、内收文章300多篇。以上二书均收入陆心源的《潜园总集》。

古文总集名。清嘉庆十九年(1814)董诰、阮元等编。1000卷。其体例仿《全唐诗》,是在清内府所藏旧钞本《唐文》基础上,采辑《永乐大典》、《文苑英华》、《唐文粹》等书编纂而成。共收唐五代作家3000余人,文章18480余篇,系以作者小传。此书广采博收,内容繁富,对古代散文发展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亦可资研究唐代历史、文化者参考。清代同治间陆心源有《唐文拾遗》72卷,目录8卷,《续拾》16卷,收入其所刻《潜园总集》中。中华书局于1983年据原本断句缩印,并附印《潜园总集》本《唐文拾遗》及《续拾》。

唐至五代文总集。与 《全唐诗》一样,《全唐文》也是清代官方组织编修的。嘉庆十三年 (1808),清仁宗 (嘉庆皇帝) 从内府中取出乾隆年间礼部侍郎陈邦彦所编修的共有一百六十册的 《唐文》 观看,觉得它“体例未协,选择不精”,便命太子太傅董诰组织人力,重加编纂。董诰在当年十月,组织了包括著名学者阮元、孙星衍、法式善、徐松等在内的庞大的编纂班子,以旧本 《唐文》 为基础,参采《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古文苑》、《文苑英华》、《唐文粹》 以及史子杂家、金石碑版等,历时六年,编成了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共一千卷,收录三千余位作者一万八千四百多篇文章。《全唐文》 与 《全唐诗》 体例基本相同,以人为纲,各家名下再按文体分类编排。其先后次序为: 首皇帝,次后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次臣工,次释道,次闺秀。每人之下均附有简明的小传。这样的排列在今天看来,很觉得可笑,但在 “家天下” 的时代,却是天经地义的。尽管 《全唐文》 的编纂班子是由当时第一流学者组成的,但也并非十全十美,尤其是不注文章的原始出处,这对《全唐文》 这样工具书式的文献资料汇编来说,可谓是致命伤。

文章总集。1000卷,清董浩、阮元等奉敕编。纂修始于嘉庆十三年(1808),成于嘉庆十九年。当时曾设“全唐文馆”,编校者达100多人,由董浩领衔。是书以160册的《唐文》为基础,又参校《四库全书》中的唐人别集,抄撮《文苑英华》、《唐文粹》、《崇古文诀》、《文章辨体汇选》等总集,又从《永乐大典》中摭拾单篇残段,广搜子史杂家记载和金石碑刻资料,收唐文之富,堪称空前。1982年,中华书局据原刊本缩印出版,附印《潜园总集》本《唐文拾遗》72卷、《唐文续拾》16卷,并对全书作了断句。唐代散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唐文》汇辑唐、五代文章18488篇,作者3042人。显示了唐代古文的巨大成就。对于是书,清人俞樾说:“有唐一代文苑之美,毕萃于兹。续唐文者,叹观止矣。”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