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全真教祖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全真教祖庭分类:【传统文化】 重阳宫在户县城西10公里的祖庵镇,为元代全真教的圣地。 这里原为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故居。王重阳名?,号重阳,相传他在户县遇仙人吕洞宾化身,经吕洞宾指点而通仙术。后去山东传教,有门徒邱处机、刘长生、谭长真和马丹阳等人。王重阳死后,归葬咸阳。他的弟子在户县其故居修建了成道宫以为纪念,马丹阳在宫内修建了一座大厅,并手书“祖庭”二字横额悬挂在厅内。自此以后,全真教门徒便视这里为祖庵,后改名灵虚观。元代统治者极为推崇道教,赐王?为重阳真人,王重阳的门徒邱处机也被元世祖尊称为国师,总领道教。邱处机请旨将灵虚观改为重阳宫。元中统四年(1263)重阳宫又被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增建了许多殿阁楼台,成为关中西部的道教大观。在元代,重阳宫为全国七十二路道教的总集合点。全盛时,宫址范围东起东甘河,西到西甘河,南起终南山,北近渭河,内有成道宫、重阳宫、玉皇宫、北极宫等建筑五百余间。道观还控制着许多佃农,为其佃耕,供养宫内一万名左右的道士和由元朝皇帝派来保护道观的三千五百名道兵。原建筑早已毁坏,现仅存清代重修之四合院式道观。 道观内保存有三十余通用汉文和蒙文写成的碑刻,碑石林立,人们称之为“祖庵碑林”。其中有两块元代书法家赵孟钏?榈摹按笤?凡赜????焙汀盎试?镎嫒说佬斜?保?耙豢楸?窃?首谘拥v二年(1315)赵年青时所书,称为“小赵”,后一块是元顺帝元统三年(1335)赵晚年时所书,人称“大赵”,均为书法艺术中的珍品。这些碑刻中较有名的还有七真人图像、万寿宫图石刻、八思巴文碑等。这些碑石是研究元代历史和道教发展的珍贵史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