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仙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八仙鼓分类:【中国民俗】 亦称“杨贺锣鼓” 。民间传统打击乐。流行于西安市新筑镇杨贺村一带。杨贺锣鼓历史悠久,阵容整齐。据说在清朝光绪年间已经兴起,不过当时是专为庙会敲打的。解放后,它成了群众在逢年过节时的一种娱乐形式。高亢激越,气吞山河是“八仙鼓” 的主要特点,但它也有细腻缠绵的一面,在多种乐器配合下,能奏出 “龙虎头” 、“二龙戏珠” 、“和尚撞钟” 、“曲江流吟” 等乐曲,既可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亦可给人以乡土美的艺术享受。 八仙鼓在陕西流传的地方较多,一般大型寺庙之处均有鼓乐队。现时的杨贺锣鼓,流行于西安市新筑镇杨贺村一带,由清光绪时兴起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普及到附近的村镇。一般锣鼓在多种乐器配合下,可演奏 《龙虎斗》、《龙戏珠》、《和尚撞钟》、《曲江流吟》等乐曲,音色高亢激越,细腻缠绵。民间有 “仙乐仙鼓”之誉。流行于铜川、耀县一带的八仙鼓和八仙板结合,故又分称八阵鼓和八仙板。原为8女表演,后演变为4男4女表演。表演者身穿古装,8人分别代表神话传说中的八仙之一,身上分别系一种代表身份的小物件,道具有简板,桑木做成,人执一件,长1.5~1.6尺,4页为一副,两大两小,类似“牙子”,演时伴以铰、镲,边舞边击拍,队形有燕子队、摆五花、山连山等多种。据铜川民间艺人称,八阵鼓是由诸葛亮的八阵图演变而来,后经刘家堡前四辈刘老艺人(佚名)改进,在铜川独树一帜,压倒群芳,一直流传至今。今之八阵鼓表演者10人(4女6男),除两男各扮武将、老生外,其余4男4女,均武士打扮,身插背旗,胸前挂鼓,边演边敲。过街表演时,8人分两路。八阵鼓的鼓乐谱不同于其他,有一套文武、粗细打法,在铜川可称一绝。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