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八王之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八王之乱

分类:【文化精萃】

晋初鉴于曹魏失国,遂大封司马子弟为王,握有军政大权,用以屏藩宗社。晋武帝死,惠帝继位,贾后与辅政的外戚杨骏争权。永平元年(291年),贾后密召楚王玮入京杀骏,以汝南王亮辅政。不久,令玮杀亮,旋又杀玮。永康元年(300年),赵王伦计杀贾后,旋为惠帝自立。齐王、成都王颖、河间王?、东海王越等,为争夺中央统治权连年混战,战场从洛阳、长安延展到黄河南北。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越入朝专政,杀颖与?,毒死惠帝,另立怀帝。诸王势力在混战中消耗殆尽,这场历时16年的司马王族争夺中央统治权的“八王之乱”才算结束。它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激起了各族人民起义;各少数民族贵族也乘机起兵,西晋政权便在战乱中瓦解。

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斗争。“八王”是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成都王颖、河间王?、东海王越。晋初吸取曹魏孤立而亡的教训,大封同姓子弟为王,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藩王因此握有军政实权。太熙元年(290),晋武帝死,太子衷继位,是为晋惠帝。惠帝是个白痴,由皇太后父杨骏任太傅辅政。皇后贾南风凶险多权诈,蓄意与杨骏争权。永平元年 (291)三月,贾后与楚王司马玮 (司马炎第五子) 合谋,杀杨骏及其亲族党羽数千人,皇太后被废后绝食而死。宫廷政变导致诸王混战。六月,贾后令司马玮率北军杀死政变后辅政的汝南王司马亮 (司马懿第四子),然后以司马玮擅杀大臣为名,杀死司马玮。永康元年 (300),贾后废杀与贾氏不和的太子啭,“太子既废非其罪,众情愤怒” ( 《晋书?愍怀太子传》),掌握宿卫禁军的赵王司马伦 (司马懿第九子) 乘机起兵,杀了贾后等人。次年正月,司马伦废惠帝自立。出镇许昌的齐王司马? (司马攸子)联合成都王司马颖 (司马炎第十六子)、河间王司马锸 (司马孚孙,司马孚为司马懿之弟),起兵打败司马伦,伦被杀,惠帝复位,?专权辅政。为久专大权,司马?立年仅八岁的清河王司马覃为皇太子。长沙王司马? (司马炎第六子) 大为不满,在洛阳举兵讨?,连战三日,杀死司马?。太安二年(303) 八月,河间王锸与成都王颖借口司马? “论功不平”,同时进攻洛阳。这一战,三方集结的军队,人数在30多万以上。永安元年 (304) 正月,司马?失败被杀,司马颖专断朝政。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弟司马馗孙) 拥戴惠帝讨伐司马颖,兵败出逃,皇帝被俘,司马锸乘机进占洛阳。幽州刺史王浚与并州刺史司马腾联兵打败司马颖,司马锸独专朝政。永安二年七月,东海王越再次起兵攻锸,锸战败,与颖相继被杀。次年六月,司马越迎还并毒死惠帝,另立怀帝,最后掌握了大权。自永平元年 (291) 贾后杀杨骏,至永兴三年 (306) 惠帝回洛阳,前后十六年间,参加争夺皇权的有八个诸侯王。统治阶级内部大混战,使得人民遭殃,死者以万计。八王之乱严重破坏生产,时关中 “诸郡,百姓饥馑,白骨蔽野,百无一存” ( 《晋书?贾疋传》),激起各族人民起义,各少数民族贵族也乘机起兵,争夺政权。由八王之乱引起了中原地区巨大的胡汉移民狂潮。

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一场内乱。晋武帝死后,惠帝即位,其妻贾后与辅政的外戚杨骏争权。永平元年(291),贾后杀骏,以汝南王亮辅政,复使楚王玮杀亮,旋又杀玮。永康元年(300),赵王伦杀贾后,废惠帝自立,齐王?、成都王颖、河间王?联兵杀伦,拥惠帝复位,?揽朝政。此后东海王越、长沙王?亦卷入内乱。八王在长安、洛阳及黄河两岸混战16年,至光熙元年(306),东海王越毒死惠帝,另立怀帝,自掌朝政,混战结束。这场混战严重破坏了生产,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并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