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公据分类:【传统文化】 (1)也称“公凭”。宋代州学学生参加太学入学考试所持之本州证明文件。上面除注明该生堂试合格外,还须注明有无下列违碍贡举条例事项:一隐忧慝服。二、曾犯刑责。三、不孝不悌。四、为害乡里。五、籍非本土。六、祖、父犯十恶。七、身为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犯其中一项,即不得应举。以上情况,由州学教授保明申州,本州保明,发给公据。《宋史?职官志五》:“始入学,验所隶州公据,以试补中者充外舍。”《宋会要辑稿?选举三?科举条制》:“据在学实日及无过犯,给与公凭。”(2)宋代官府印发的一种证券。商人凭公据可于指定的某处换取规定数量的茶、盐等物资。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二丁卯:“欲下榷货务场印给公据、关子,赴三路招领所招诱客人等,请淮西、湖广各关子八十万缗、淮东公据四十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