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茄黄萎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茄黄萎病eggplant verticillium wilt茄子的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黄萎轮枝孢(Verticillium alboatrumReinke et Berth.)和大丽花轮枝孢(V.dahliae Kleb.)。在茄子坐果后开始显症,发病初期叶边缘及脉间变黄,并逐渐扩展至半叶或全叶,晴天中午或干旱时病株萎蔫,早晚可恢复正常。后期叶片由黄变褐,叶缘向上卷曲,萎蔫下垂或脱落,重病株叶片可完全脱落。全株维管束变褐。病果小而质硬,维管束呈褐色。种子带菌,病菌的拟菌核、厚垣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存活期长达数年。来年病菌从根部伤口、根毛和幼根表皮侵入引起发病。病菌在田间依靠风雨、灌溉水和农事活动传播。宜采取建立无病留种田、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病品种、药剂灌根或处理土壤等防治措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