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兰州刻葫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兰州刻葫芦

分类:【传统文化】

民间雕刻工艺品。兰州特产一种小如蛋黄、大如人拳、皮质细腻的圆形或椭圆形葫芦,民间艺人在其外壳上,雕刻各种人物、山水、鸟兽、虫鱼,涂以松墨.制成小巧玲珑的工艺品,极为美观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据载,兰州刻葫芦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后相继出现一批身怀绝技的工艺美术家,使刻葫芦这项工艺更臻完美,大放异彩。现在兰州刻葫芦远销日本、美国、西欧诸国,成为举世瞩目的特种工艺品。

刻葫芦是兰州传统特种工艺品,始于清代,是用特育的鸡蛋葫芦或亚亚葫芦雕刻而成,小的直径仅有1厘米,大的直径也超不过10厘米,大的似人手掌。据《甘肃风物志》载:精选的葫芦要皮质细腻,色泽黄白,滑润光洁,外形美观,然后用特制的小刀和钢针,刻上或刺上山水、人物、动物、花草图案或诗词、文赋,再饰以松墨即成。据说最早的雕刻葫芦画些山水风景或戏剧脸谱供小儿赏玩,到了后来,清代一个叫李文斋的秀才将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刻于其上,因其所刻葫芦讲究雕刻技巧,追求形神兼具、疏淡相宜的艺术效果,题款文字细若蚊足,点缀成行,风姿绰约,一时成为达官贵人竞相争逐的爱物。20世纪20年代传入北京,引起同行注意,并被誉为全国工艺品中的“绝技”。人们纷纷争相购买,外国商人也高价求购,并将刻葫芦贩往海外。从此,兰州刻葫芦驰名中外。40年代初,雕刻艺人阮光宇进一步发展了此项工艺,使其从内涵到技术更臻完美。50年代后期,阮文辉承继父业,博采众长,又有创新。他针、刀并用,以刻、铲、刮、磨来表现中国画的勾勒、渲染、皴擦,从而仿刻出国画家的泼墨、写意山水以及徐悲鸿、齐白石的画风笔意。如今兰州刻葫芦经过百年推陈出新,工艺水平已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刻葫芦的绝妙在于小葫芦能反映大世界。一只小葫芦上可以刻《西厢记》或《三国演义》上的故事,甚至可以刻出全省名胜古迹,并配以相关诗句名赋,有的能刻出十八罗汉图、120身飞天、唐诗三百首。

兰州刻葫芦(张利平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