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东第一马市的形成及其影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关东第一马市的形成及其影响分类:【中国民俗】 中原地区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金帛茶盐互市交换马匹远在商代就有较为详尽的记载,但那时交易限于西北地区,隋至唐代,仍以突厥马及山西以北的蒙古马为主。直至永乐年间,才于辽东设三马市(两个在开原,一个在广宁)以米、帛、绢易鞑靼马(即女真人牧养的马),关东马市文化滥觞于此。有清一代,入关前,大力与明朝开展马市贸易,连以后最著名的人参市场,最初也是依托马市才复以交易的,所以现在岁数大的东北满族人仍管集市叫“马市”。入关后,清统治者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马市自然也就关闭了。但由于少数地区农耕之需,民间仍然存在少量的马匹买卖,只是构不成有规模的市场,不能形成依靠市场生活的职业马贩子这一行。 开禁以后,由于本地区农业开发的需要,尤其是“南满”、“北满”铁路的修通,使得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极为方便。因此,各地贩马老客便相中了这块距蒙古马产地近、本地又产马、交通运输便利的地盘,纷纷前来贩运,逐渐形成了范家屯(老二站)马市、海城马市、瓦房店马市等著名的关东大马市,其余散在各地的小马市几乎每地都有。在众多马市中尤以范家屯(二站)马市最为著名。自前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每个时期都逐步扩大发展,南北老客遍及华北、西北、东北各省市,号称“关东第一马市”。又由于范家屯马市处于当时吉奉两省军阀势力两不管的位置,所以给马市的发展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第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各种货币如奉票、吉大洋、永衡官帖那里都可以流通和兑换;第二,由于是两不管地区,所以买卖双方都可以不报税。这两条是促使范家屯马市逐渐发展成关东第一大马市的主要原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