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兴宝寺德化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兴宝寺德化碑

分类:【传统文化】

大理国碑刻。大理元亨二年(1186),立于弄栋府(治今云南姚安西)兴宝寺内,今存姚安县文化馆内。碑高128厘米,宽77厘米,厚24厘米,碑额呈半圆形,高56厘米,宽102厘米。正背面均有佛象浮雕,正面碑文为《大理国上公高逾城光再建弄栋华府阳派郡兴宝寺德化铭并序》,碑右侧上部刻《褒州阳派县嵇肃灵峰明帝记》。两碑文均正书,赞颂高氏家族的功绩,记载其兴修兴宝寺、祭祀山神盛典诸事,由释儒师僧杨才照撰写。其碑文文采典雅精练,书法雄浑劲秀,堪称书文并茂,为研究大理国高氏史迹的实物资料之一。碑文中还可考见一些大理阿炅梨教的教义及其与政府的关系诸方面情况,是探讨大理国政教合一情况的重要实物史料。碑阴有元宣光六年(1376)增刻的《重修兴宝寺续置常住记》。

原在云南姚安县城西兴宝寺内, 今存县文化馆。立于宋大理国元亨二年(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高128厘米,宽77厘米,厚24厘米。碑额呈半圆形,高56厘米,宽102厘米。正背面均有佛像浮雕。有《大理国上公高逾城光再建弄栋华府阳派郡兴宝寺德化铭并序》、《褒州阳派县嵇肃灵峰明帝记》两篇:前文刻于碑之正面,末六行刻于碑之右侧下部,共三十三行,行五十字(第四、十行各五十一字),左行,正书,为颂赞大理国弄栋府阳派(今姚安县城西)白族贵族高逾城光功绩及兴修兴宝寺之事: 后文刻于碑之右侧上部, 共八行, 行五十字,左行,正书,记高逾城光祀嵇肃山神之盛典。均系大理国释儒杨才照撰,书法劲秀,辞文典雅,堪称书文并茂的宋代名碑, 为研究大理国和白族高氏史迹的实物资料。碑背面另有元宣光六年(1376)增刻的《重修兴宝寺续置常住记》一篇。

宋代大理国文物。原在云南姚安县城西兴宝寺内,今存该县文化馆。立于宋大理国元亨二年(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高128厘米,宽77厘米,厚24厘米,碑额呈半圆形,高56厘米,宽102厘米。正背面均有佛像浮雕。有《大理国上公高逾城光再建弄栋华府阳派郡兴宝寺德化铭并序》、《褒州阳派县嵇肃灵峰明帝记》两篇铭文:前文刻于碑之正面,末六行刻于碑之右侧下部,共三十三行,每行五十字(第四、十行各五十一字),左行正书。为颂赞大理国弄栋府阳派(今姚安县城西)白族贵族高逾城光功绩及兴修兴宝寺之事;后文刻于碑之右侧上部,共八行,每行五十字,左行,正书,记高逾城光祀嵇肃山神之盛典。均系大理国释儒杨才照撰,书法劲秀,辞文典雅,堪称书文并茂的宋代名碑,为研究大理国和白族高氏史迹的实物资料。碑背面另有元宣光六年(1376)增刻的《重修兴宝寺续置常住记》一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