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养活孩子吊起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养活孩子吊起来分类:【风俗文化】 东北有一则民谚云: 关东山,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老公公穿儿媳鞋;养活孩子吊起来! 关东山是指山海关以东的地区,这里居住着满汉两个民族,在共同开发关东山的过程中,不少风俗也相互融合。所谓“养活孩子吊起来”,是指当地满汉民族育婴的一种传统方法。 满族在渔猎时代需要妇女和男人一起骑马射猎,或赶着大群的牛羊放牧,到处为家,住的是帐篷或临时棚厦,生了孩子放在地下,只怕狼叼蛇咬不安全。聪明的妈妈就从山上采来树条,编成摇篮,吊在树上,这样小宝宝生活得既舒适又安全。后来,进入定居耕种时代,住上了永久性的家屋,就把孩子的摇篮挂在房梁上。这一风俗流传已久远。清初吴振臣写道,摇篮“其制以筛板圈做两头,每头两孔,以长皮条穿孔内,外用彩画,并悬响铃之类,内垫薄板。悬于梁上,离地三四尺。用带缚定小儿,使之不得动,哭则乳之,不已则摇之,口念巴不力。”这种形式的摇车,在农村中至今仍保留着。 满族的这种独特的育婴方法,汉族人学了过来,改用薄木板做成摇车,还涂上各种花纹图案或写上不同的吉祥如意的题字。汉族人民有为出嫁女儿置嫁妆的习俗,但摇车不作嫁妆,而要等女儿有了喜怀了孕,做外婆 (姥姥) 的才赶制摇车,待一接到外孙出生的消息,就马上把摇车送去,并立即挂起来。妇女们自然对摇车的花纹图案、题字、样式会来一番品评,做外婆的听到声声夸奖,那美滋滋的享受就别提了。 “养活孩子吊起来”的习俗,其实不仅关东山有,其他地方也有。海南就有将襁褓之子“置筐悬树,就而乳之”的风俗。 关于育婴的方法,汉族传统有给新生儿裹“腊烛包”的。这种方法就是把孩子的双髋双膝伸直,外面裹一块布,然后用带子捆扎好。传统观念以为不这样包会使孩子发生罗圈腿。其实这是不合乎科学的,这样做会影响婴儿的活动及肺活量。民间习惯给孩子穿开裆裤,这种习俗也不合乎卫生要求,尤其是女孩坐地上易引起尿道感染,跌倒时易碰伤,冬天则不保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