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冰业同业公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冰业同业公会分类:【中国民俗】 是冰窖业的一个联合组织,正式成立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当时共有15家冰窖。 天津的冰窖业全国闻名,它的发生和发展是有其内在原因的。首先,天津是个多水之乡,对冰的产生提供了先决条件。其次,天津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这也为冰窖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再次,天津在19世纪初已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大都会,大量的天然冰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由于冰窖业同行之间相互竞争非常激烈,互相倾轧和排挤的现象非常严重,为了缓解这一矛盾,维持冰窖业的发展,同业公会曾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公定价格,不得随意增减。树立以销定产的原则,限制各户的储冰量,尤其对大户加以限制,以维护全体的利益等等。此外,公会还经常排解劳资之间的纠纷。当时工人拉冰,工资为计件制,按所拉的冰条计算,每条冰规定为宽1砟(音bāng,即拉冰工人脚下所穿的皮裹皮履),长为3砟。由于规定不严格,冰窖主尽量把冰裁得大些,来剥削拉冰工人。所以劳资之间经常为此起纠纷。同业公会为了解决矛盾,后来规定每条冰宽1.2尺,长3尺,约重150斤,并做好木质模型用来验冰,这样就解决了许多争执。起初,冰窖业所产之冰主要供应鱼肉行业、鲜果业、饮食业和一些富户家用。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则以供应工业用冰为主了。 随着冰窖业务日趋繁忙,还出现了冰车行业。冰车即冰贩子,因为他们用车送冰到户,故被称作冰车。冰车分青县帮、沧县帮和杂帮,成为冰业的有力推销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冰业同业公会为了维护同业的利益而实行的垄断措施受到国家的限制,并以水产公司为首会同卫生局和工商局成立了天然冰管理组织,对天然冰的生产和销售进行统一管理,同业公会的作用大大降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