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凄哀的寒衣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凄哀的寒衣节

分类:【风俗文化】

农历十月初一为下元节,也叫鬼王节,我国北方民间还称之为“寒衣节”。过去,每年的这一天,妇女们都要亲手缝制御寒的新衣,送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如果亲人已经故去,就用纸剪制寒衣,等到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拿到坟头上挂起来,祭祀一番之后再烧掉。有的用“包袱”代替,也叫“烧包袱”。所谓“包袱”,是把冥钱装在特别糊制的类似钱搭子式的纸函里,再题写上死者的姓名和行辈。也有的还要包上些食品,祭祀后一起烧掉,以为这样死者就能收到,以便有吃有穿。

关于下元节“送寒衣”的习俗,在古籍文献中多有记载。明朝刘侗《帝京景物略》“考场”条记叙:“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织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自纸为之,曰新鬼不衣彩也。送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在民间传说和民间演唱中,关于“送寒衣”的习俗,更有绘声绘色的描述。如在关于孟姜女的传说中讲,孟姜女带着亲手缝制的寒衣来到长城脚下,去找自己的丈夫万喜良。当她听到丈夫早已累死,被埋在长城下,不禁放声痛哭,哀哀哭声,哭倒长城八百里,露出了一片白花花的尸骨。哪一个是自己的丈夫呢?一位老人告诉她,只要把寒衣烧掉,那灰就会飞向亲人的尸骨上。孟姜女烧掉寒衣,找到了丈夫。在东北民歌《光棍哭妻》中,更生动更直接地唱出了“送寒衣”的习俗:

十月里来十月一,

家家户户都送寒衣,

光棍也把寒衣送,

金凤姐呀,

哭了一声妻,

叫一声妻,

从打你死天天都想你。

……

可见,下元节“送寒衣”的习俗,实际上是生者

对死者的一种怀念方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06:11